APP下载

关于北方萨满文化中的面具研究

2020-11-25刘春雷崔梓涵

时代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萨满恐惧感先民

刘春雷 崔梓涵

摘要: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民族在原始社会时期信仰的一种宗教。而萨满教中的面具是萨满文化中非常珍贵的遗产,该文主要是针对了萨满文化中面具的类型、功能、神灵观念进行了分析,从当时原始居民的角度来探讨萨满文化形成的原因,以及面具在萨满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萨满文化面具怪诞艺术

萨满教是一种及其原始的多神宗教,起源于远古的时代,源自于人类大自然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驱使人们畏惧各种神秘的自然力量,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借助其他依靠来缓解这种恐惧感,当人类开始出现灵魂不死这种观念的时候,人们对自然地恐惧感就越来越深,恐惧的力量越强大的时候,就越能使人们更加的依赖宗教,宗教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恐惧创造了宗教,人们借此来保护自己不受迫害,满族的面具也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它涉及的历史非常的久远,内涵也很丰富,神秘的色彩、粗犷的野性、,色彩的明艳,怪诞的风格。它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开始等到原始先民们的恐惧感和自卑感慢慢的消失掉后,就逐渐变成了人们娱乐的工具。

1萨满文化中面具的功能

萨满面具的主要功能包括通灵媒介、遮己屏障、消灾赐福、护魂盔甲。

人类将自然界畏惧的东西刻画到面具之中,比如老鹰,熊等 ,这些动物之所以会出现面具上,也是因为和人类的生活气息有关,北方属于狩猎民族,因此,老鹰和狗熊在狩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类对熊有恐惧感,便将他绘入面具之中,而老鹰在狩猎民族中 也有着重要地位,鹰表情凶猛,还有着一双会飞的翅膀,然而鹰也可以驯服,在食物链里,鹰也占据着较高的位置,因此人们对鹰有着独特到的感情,只有这种和人类是生活气息相关的动物才会被绘入面具之中。具有神圣的象征性。

2.萨满文化面具中的特点

   造型上

一般都用一些兽皮、石头、桦树、木头、兽毛、龟甲等原始的材料,都是一些常见的原始材料,随处可以捡到的东西,做法也比较简单,前期加工完后,可能还会往面具上增加一些装饰的物品,比如用兽毛做的眉毛,或者皮革羽毛的装饰,充满了自然地野性。萨满面具的制作手法正如这些材料一样的粗狂,因为采用的都是一些原始材料,所以制作手法也很粗糙,各方面都充满了野性,充满了神秘的自然力量。

色彩上

色彩上主要表现为蓝色、黄色、和绿色。黄色:取自于大地中的颜色,也象征着大地之神,祈求平安。蓝色:代表着天空之神,人们渴望风调雨顺,天尽人意,在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宁静。绿色:代表着森林之神,作为游牧民的人们渴望能够狩猎到更多的猎物,在吃住上得到神的眷顾。

风格上

平和型:没有特别的修饰物品,整个面具看上表情十分的宁静、自然、平淡。比如说天花妈妈、蘑菇神、七乳妈妈等面具。

怪诞性:看起来荒诞,恐怖,怪异,表情狰狞,凶恶,有的还会带有一些其他的配件来装饰面具。

模仿性:主要是参照一些狩猎中常见的动物而仿造出来的面具,比如说熊、鹿、鹰等等。

类型上

主要包括狩猎面具、祭祀面具、治病与驱鬼面具、供奉面具。

3面具中的神灵观念

从萨满教的观念上来看,面具的出现无非是为了实现和神的沟通渠道,或者呈现一种“非我”的变换。这种造型艺术其实就是一种载体,一种寄托原始先民精神的载体,萨满可以借助面具达到忘我的境界,达成人神合一的姿态。从而来实现和人神沟通的状态,借助神的旨意,得到神的靈力,传达神的信息,实现神的职能,因此,在先人们眼里,萨满面具不仅仅是一个面具,而是一种连接神明的法器,一种能与神灵沟通的符号,一种强大的观念,一种鬼神的象征物,一种和神明沟通的媒介载体。

萨满神灵造型的多样性造就了萨满面具的多样性,在萨满文化里,不论是面具还是其他法器甚至是服饰都有着相似到的风格,都有着多样的色彩痕迹,这和他们信奉的神灵的复杂度有关,也和先民们的生活文化的多样性有关。萨满造型的多样性都是源自于先民生活,是先民们从大自然中提炼出来,从现实生活水平到的基础上挖掘出来的。人们为了需要,才做出了一些通灵神性的法器,当信奉者越来越多时,萨满武术的仪式也越来越重要,萨满文化也会渗透到先民们生活的各种轨迹当时 ,和他们的基础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萨满面具的造型艺术源于萨满文化里丰富多样的神灵和习俗,源于和先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气息,源于先民们的基础文化和信仰。

面具,作为萨满文化中重要的法器,在当时的原始社会中,在先民们的心里占据着重要的观念。面具作为当时文化的集合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萨满通过面具,通过荒诞夸张的服饰和法器,来参悟这个世界,和神灵交流,把自己的灵魂置身事外,来表演这起庞大的艺术杰作,用自己那有仅仅的法器来去表演神性之舞,探索生命的起源。

因此,萨满面具是通过神灵对先民历史的感悟,通过仪式传播神灵观念,萨满文化是连接北方原始社会和现代的桥梁,是沟通的媒介,是影响满族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郭淑云.萨满面具类型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05)

郭淑云.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J].民族研究,2001(06).

奇格根图.浅谈萨满面具的造型特征[J].现代交际,2013(01)

高燕南.中国北方萨满文化的面具艺术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

刘钻,曹天慧.萨满神灵造型与观念——萨满神灵造型的艺术观[J].文艺评论,2011(07)

刘巍.东北地域萨满教图腾面具的艺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4(24)

王文革.西方怪诞艺术:从否定到肯定[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3,25(02)

猜你喜欢

萨满恐惧感先民
论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个体感知行为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狩猎社会与熊崇拜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