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强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2020-11-25李玉阁
【摘要】孙以强先生是一位倾其全部精力于音乐的钢琴家、教育家、作曲家。其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典型的艺术特色。本文从他音乐学习之路入手,了解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对其钢琴音乐创作所带来的影响,综合分析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从而为更好地探讨他的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孙以强;钢琴音乐;艺术特色;音乐作品;创作背景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孙以强及其钢琴音乐作品概述
(一)孙以强的音乐之路
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良好的音乐学习与交流环境是这里的特色之一,孙以强就悄然出生在此。他自幼喜爱音乐,年仅5岁的他开始学习钢琴,从此便开启了终其一生为音乐艺术奋斗的旅程。
孙以强从很小的时候起便对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12岁入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创作出长笛与钢琴组曲及声乐作品。1966年,他经历了“政治上的運动”,被分配到河南省歌舞团工作。1977年,成功上演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孙先生说,他虽自小对音乐创作感兴趣,但并未把其当作唯一的爱好,可无意间灵感迸发的几首作品竟成为经典。1980年,孙以强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五年时间里,不仅获得钢琴硕士学位,还研修完所有攻读博士学位需要学习的科目。1983年后,孙以强开始活跃在美国钢琴演奏乐坛,圣路易斯市电视台将他的演奏录像作为“常青节目”播放。更令人敬佩的是,51岁时他参加了第五届国际钢琴比赛并被评委会主席授予“特别荣誉奖”。而今,他投身于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事业这片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二)孙以强钢琴音乐作品概述
1.《春舞》
《春舞》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刚刚走出了“文革”时期,社会各方面得以蓬勃发展,音乐艺术领域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孙以强应邀到新疆采风,新疆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们在果园里一边采摘水灵灵的葡萄,一边手舞足蹈地歌唱。勤劳的人们迎着朝露,伴着歌舞,在硕果累累的葡萄园里喜庆丰收的景象使孙以强触景生情,由此创作出《春舞》。与以往的传统音乐相比,新时代的钢琴音乐更加注重对音乐思想内涵的挖掘,作曲家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如何在音乐作品中表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民族化的根本问题。《春舞》带给听众的第一感受是静谧而又新奇的,这是一首具有鲜明的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作品。它旋律跌宕起伏,赞扬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勤劳果敢。他还巧妙地对一些西方作曲技法加以变化创新,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2.《谷粒飞舞》
《谷粒飞舞》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提出了“三化”,即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文艺方针,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以各地区民歌为素材和深入生活的创作题材当中。《谷粒飞舞》正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大一初春,孙以强跟随学校到上海奉贤参加劳作。当他在农田里踏着打谷机时,眼前“翩翩起舞”的谷子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一个一个跳跃的音符,于是他谱出了这首经典作品。这首作品运用情景式的描述手法和多变的民族调式以及丰富的钢琴织体,形象刻画出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谷粒飞舞》是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一首优秀艺术作品,主题鲜明,曲调简洁明快,钢琴语言流畅,深受广大钢琴演奏者的喜爱。
3.其他创作作品
1954年,孙以强与刘敦南、金复载、朱晓谷三人合力创作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跃进颂》。这首作品在当时由孙以强本人演奏,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族乐团协奏,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听众转播。其他作品诸如钢琴独奏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引水稻田心欢喜》等也流传甚广。
二、孙以强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民族色彩
以《春舞》为例,作者大胆使用新疆、阿拉伯风格音阶素材,追求民族化音响效果,具有浓烈的“中国味”。通常,作曲家为了体现民族性特征,经常会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因素,以此造成音响上的复杂化和立体感。譬如空五度和弦以及复合和弦。在《春舞》这部作品里就出现了这样具有新疆风格的民族元素(见图1谱例)。
(二)中西合璧——西方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
中西方音乐在思维、审美及创作技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国传统音乐创作大部分以单声部创作为主,而钢琴音乐创作则强调多声配合,这就要求作曲家能充分发挥不同钢琴声键的协同配合作用。《谷粒飞舞》就是西方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整首乐曲不仅有中国传统的锣鼓节奏,还有西方独特的托卡塔技巧,尽管两者差别如此之大,但作者仍能自如地进行转调,实属难得。作者将民族五声调式与西方大调和声相融合,采用复调手法,制造了劳动的红火场面。同时,作者使用二度叠置和弦以及民族调式偏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和声音响。
(三)时代性特征
孙以强能根据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段,把社会主流音乐理念融入到音乐创作当中,更易引发听众的共鸣。《谷粒飞舞》就是对当时江南劳动人民欢庆丰收、对社会主义热爱的艺术化描述。该作品创作于“十七年时期”,这是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繁荣的初期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极大的动力,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作曲家们在这一阶段开始通过寻找多样化的题材创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钢琴作品,因此,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加多元化,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四)地域性风格
地域性风格是指作曲家在作品创作当中所体现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独特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新疆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气息,平日里人们常常载歌载舞,作品中常体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及浓厚的民族特色。孙以强正是利用这点造就了《春舞》具有独特地域性烙印的民族风格特征。维吾尔族鲜明独特的地域性音乐特色还体现在多样性的民族乐器上。《春舞》引子部分的琶音体现了维吾尔族的弹拨乐器,呈示部的切分节奏体现了维吾尔族的手鼓乐器。
三、孙以强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
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是否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是否产生了情感共鸣。孙以强在新中国党的培养下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他的作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以时代背景为特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及地域性风格,形象鲜明,音乐流畅。
《谷粒飞舞》以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为基本框架,加以西方独特的托卡塔技巧,使听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艺术风格,这是孙以强的创作走向成功的处女作。《春舞》给予听众浓浓的异域风格感受,作者利用新疆的地域性特点造就了这首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两部作品收录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之中,为作曲家的创作事业奠定了基础。关于其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还可以从《送红榜》《跃进颂》等做更加深入的了解。《跃进颂》是富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首作品由孙以强本人演奏,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族乐团协奏,现代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陈寿昌指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听众转播。在那个年代,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演奏机会并能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足以见得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及社会影响力。中央乐团协奏,这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本事。
孙以强先生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虽不多,但每一首都精心打磨,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演奏技巧而言,都不愧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瑰宝。他对现代作曲技法的探索与创新和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在中国乐坛至今还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孙以强音乐之路、创作环境及其钢琴音乐作品,得出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主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西方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有机融合、地域性风格、时代性特征四种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是浪漫与现实的有机融合,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他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风光与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在钢琴上表达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梁茂春.百年琴韵——中国钢琴创作的第二次高潮(七)[J].钢琴艺术,2017(7).
作者简介:李玉阁(1997-),女,河南鹤壁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