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潞城贾村赛社传承研究

2020-11-25李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传统的潞城贾村赛社活动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日在村内碧霞宫举行,按旧时定规一年一小赛,40年一大赛,贾村赛社历代相承。2006年,以“民间赛社”为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后,贾村赛社由民间自发组织的信仰与仪式活动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话语体系,并由此逐渐在参与规制、运作方式、表演内容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祭祀仪式变成了被观赏和讨论的展示、展演,导致原来热心的民间权威人士与社区系统相疏离,社区民众原来主动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有些偏离,贾村赛社由群体传承变成实际上的个体传承。这种变化打破了原有村落内部的内在秩序性,社区整合意义也不复存在。

【关键词】贾村赛社;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文化自觉;非遗传承;民族戏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山西省东南部,古称“上党”,因“此处地高,与天同党”而得名。此地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民间艺术。潞城贾村民间赛社活动仍在延续并传承,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此,贾村赛社由民间自发组织的信仰与仪式活动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话语体系,并由此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赛社之程序——宫廷供盏的民间演绎

潞城市由潞城县撤县设市而来,属长治市县级市。贾村,原名南贾村,隶属潞城市翟店镇,是一古老大村。相传“先有碧霞宫(贾村)后有潞城县”[1]。

贾村传统民间赛社活动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在贾村內最大的庙宇碧霞宫内举行。赛社活动是宫廷供盏仪式在民间社会的流传,它仿照宋代帝王“圣节”寿宴的礼制,场面较为宏大。民间赛社抄本《礼节传簿》就有贾村办赛的详细记录。[2]旧时按定规一年一小赛,40年一大赛。[3]此项风俗直至清末民国一直流传,并延续至今。

赛社活动包括下请、迎神、头赛、正赛、末赛、送神等6个过程,整个赛社活动需要5至6天的时间。

下请多往村内土地庙,请土地神代劳,邀请应邀赴会的村内诸神。

迎神,又叫上香会,由赛社活动主庙的主神碧霞元君作为东道主,将村内其他庙宇内的供神迎接至神庙,接受社区民众的上香、供盏、礼乐等祭祀活动。

迎神赛社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头赛、正赛、末赛,又称为头场、正场、末场。无论头场、正场、末场,虽然所供盏数不同,乐户表演的节目各异,但祭祀程序大体一致,即每天从早到晚依次有报晓、盥漱、祭太阳、卯宴、午宴、祭风、晚宴等仪式;晚宴后乐户开演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节目。供盏时,大殿前有主持者唱礼,司茶酒者、端盘者、执帏伞者分东西两班依序排列,在“前行”和乐队的引导下,行香,叩拜,供盏。正赛日即四月初四日为碧霞元君的诞辰,祭祀的礼仪最为隆重,供盏次数也最多,为十二次。

送神,即供盏仪式后,送神打彩。各路神仙牌位向主神碧霞元君行礼,之后送还村内各寺庙。

二、赛社之意韵——人神共赏的节日狂欢

贾村的民间赛社活动是傩祭世俗化的表现,囊括了多种艺术形式,既酬神又娱人,人神共赏,形成了公众性的娱乐狂欢活动。

传统音乐:由乐户承应的礼乐贯穿整个赛社活动。其中吹戏是乐户演奏技艺的重要内容。乐户利用唢呐、咔碗、糜子、笙等乐器,通过咔戏、鼻吹、耍牙等吹奏技艺,演绎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唱念场面,展现上党地区独具特色的梆子、落子、秧歌、鼓书等传统剧目或经典曲目。

传统舞蹈:包括迓鼓、扛妆、抬妆等形式。迓鼓由古代军队鼓乐演变而来,因表演风格不同而分为文迓鼓和武迓鼓。扛妆,也叫背棍,即一人背后绑一根“铁棍”,铁棍上绑扎一个或两个身穿戏装、手拿道具的小孩。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化妆的小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抬妆,即由两人抬着一米见方的桌子,桌面两侧各固定一根抬杆,表演者站在方桌上面,通过道具装饰,用以托起展现戏剧场面的演员。

戏剧演出:包括队戏和院本的演出。根据演出条件的不同,队戏可分为队舞、衬队、正队三种。

贾村民间赛社活动中的队舞主要表现为迎神队伍中的“执干”“插羽”“兽舞”等表演,以及正赛当日念诵韵语的《八仙庆寿》。

衬队是在供盏过程中在献殿上演出的剧目,由于是穿插在供盏仪式中间进行,时间短,所以演出只是进行简单的装扮表演。最具特色的剧目有《过五关》和《斩华雄》。《过五关》中的关公要骑着马从一个戏台演到另一个戏台,表现“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情节。其间,围观群众要一路跟随演员观看。《斩华雄》在表现关公追杀华雄的时候,两个演员甚至可以台上台下跑来跑去,或并入人群奔走。

院本戏大部分是两三个角色又说又唱。院本戏演出有《土地堂》《闹五更》等剧目,都是以土语方言进行调笑或讲笑话的方式展示人物关系,渲染剧情。

三、赛社之承应——民间世袭的神职人员

迎神赛社活动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乐户、神厨、阴阳家、“前行”等民间神职人员。上党民间流传有“大赛赛三行,王八厨子鬼阴阳”之语。“王八”是指承应伎乐演出、以歌舞戏祀神的乐户艺人;“厨子”就是厨师;“鬼阴阳”即阴阳家,是赛社仪式的主礼,由他掌握整个赛事祭典的进程。

乐户是中国历史上世世代代以传统音乐、歌舞为职业的贱民阶层。清雍正皇帝虽然革除了贱籍制度,但民间对乐户的偏见一直残存。“王八”就是传统偏见对于乐户的蔑称。他们演出时头上戴七折八扣的小帽,帽子上箍着额翼,插上雉尾;身上或穿前短后长的“龙褂”,或穿有领但无袖的“开氅”。演武戏时,腿前要加上类似于战裙的贴片,腰间系上特制的“疙瘩带”。

神厨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供神的供品,摆放在神殿前的各种花祭最能体现厨子的技艺。由主祭厨师将掺有糖料、姜黄的面片,用锋利的小刀切割成多种花纹和形状,挂在绑定的架子上,面片上粘贴各种颜色的用彩纸剪成的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图案,组成特定的戏剧场面。

阴阳家除主持赛社仪式外,平时以相地、看风水为业,俗称“风水先生”。这些神职人员都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民间传习方式。

在迎神赛社活动中,“前行”负责指挥礼乐、念致语、介绍剧情,指挥舞队、演员上、下场。服饰是头戴黑色官帽,身穿红色蟒衣,腰间不系玉带,系一条绦子,手捧一根顶端饰有竹篾子的竹竿子,上端分叉,并系有红绸。

四、赛社之现状——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

在近现代历史上,贾村迎神赛社活动一度失去了举办活动的重大场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化艺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贾村先后于1996年、2004年、2006年和2016年恢复了迎神赛社活动。特别是2006年6月,贾村赛社及其系列民俗活动以“民间社火”为名,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开展,客观上也使贾村赛社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参与规制上,原来参与者要求必须是男性。如今,由于村中男性多外出务工,仪式供盏中多为女性参与。在表演内容上,因为考虑到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将原本带有神上身意味的“马匹”开刀仪式被彻底取消。队戏《过五关》因为演员骑马有难度,且对随行的围观群众具有安全隐患也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予以取消。一定程度上说,赛社活动的表演意味和观赏意味更加浓厚。

经济运作方式的变化。原先赛社所需要的资金是村民自愿集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更具社区整合意义的经济运行方式,现在的赛社变成要靠政府投资,特别是给学者、游客、媒体观赏的赛社,参与仪式的村民按劳付酬的市场运作方式。[4]

贾村赛社除了表象上的变化之外,还存在一些更深层面的变化。

客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注入和专家学者、政府行政力量、现代媒体的介入,使得贾村赛社组织形式已经由内聚型向表演型转变。原来的赛社仪式是贾村村民自发组织并由此形成的具有浓厚凝聚力的仪式规程,现如今的祭祀仪式和表演内容剔除了所谓“迷信”部分,并由于有专家学者或媒体在场,祭祀仪式变成了被观赏和讨论的展示、展演,表演成分居多,失真失味。

同时,杜同海由热心的民间权威进化为官方认可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由此得到政府经费一定的支持,造成了杜老與社区民众的部分疏离与割裂,贾村赛社逐渐成为杜同海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所谓“包办”。普通民众原是自发参与,如今也变成杜老的佣工,仪式结束后按劳付酬,造成民众自发参与度过低。

五、结语

总之,贾村赛社自从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系统与官方话语后,原来热心的民间权威人士与社区系统相疏离,社区民众原来主动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有些偏离,祭祀仪式变成了被观赏和讨论的展示、展演,打破了原有村落内部的内在秩序性,社区整合意义也不复存在。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民俗类项目的保护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调动社区民众的参与积极性,确保其主体地位,以及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参考文献:

[1][3]杜同海主编.上党赛社[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1.

[2]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4]刘文峰,王学锋.从贾村赛社的变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5-7.

作者简介:李明(1980-),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