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0-11-25贺雄艳

读与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作业小学生

贺雄艳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减负增效是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提出的,这是现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遵循的重要理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要保证其学习的高效性,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对作业布置的方法进行研究,转变以往的题海战术,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

1.结合现实生活,丰富作业应用性

小学数学知识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若只是教师口头说教,并辅之以大量的习题,其实学生无法真正的把握知识要点。新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展学习,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可以提供实践的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感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切身感受理解知识,要比课堂上枯燥的、海量的习题联系效果更佳。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让小学生当“小小调查员”,由家长带领到超市中调查商品的价格并记录[1],通过标签上价格表示的方法,感受小数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进而对小数的意义有初步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

2.创新作业形式,突出作业趣味性

只有学生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能够激发和调动其学习的动机。对于作业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于数学作业感兴趣,才愿意投入精力做作业,作业的质量也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比较喜欢多元化、挑战性的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其成就感,所以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科学研究教材内容,创新作业形式。

比如在对几何图形位置、特点、计算公式等进行学习时,常需要使用学具、教具进行辅助,如果只是教师演示、学生看,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如学习“角的认识”前,教师这样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角的模型,可以用纸、小木棒、绳子等[2],并认识角的特点,在做角时要表示出角的特有部分。在作业完成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学生,比如使用哪些材料制作角要更容易、角在制作时的要求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够更好的对角的构成、特点进行观察把握,这样在学习新课时,效果会更加理想。

3.依据学生个性差异,注重作业层次性

小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数学已有知识、学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过分的催促学生,太注重解题的数量,要选择适合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让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获得知识与成就。在传统作业设计中,所有学生的作业标准都是统一的,导致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认为作业太简单,没有挑战性,不愿意做,而数学能力稍差的学生则感到作业的完成十分吃力,不能在作业完成中获得成就感,对于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的设置作业。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和发展型[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要求。如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后,教师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型: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7米,宽5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高型:一个正方形的水池,其周长是32米,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高型:工人想要用40米长的栏杆围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施工场地,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施工场地中放置的水泥最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注意分散作业密度,防止作业疲劳

兴趣就是学生以饱满、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思考,在面对显示出的结论、真理时感到震惊和惊喜,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发挥,并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伟大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几十分钟的练习科学的分散到整节课中,以便减轻学生的负担压力,防止出现作业疲劳的情况。使小学生一直处于高涨的学习状态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与改革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的重要位问题,要积极转变传统题海战术的理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创新设计灵活、新颖的作业,真正为学生减负,并努力强化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方法,通过作业体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更好地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作业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是小学生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