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信息技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以浙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
2020-11-25蒋凯道
蒋凯道
(浙江省奉化高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500)
引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要面向学科核心素养,且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之一。“算法与程序设计”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的选择性必修课程,非常适合利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相比常规课堂,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通过情境创设有效问题,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知识的建构[1]。
下面以“算法综合课之我是垃圾分类督导员”(以下简称“算法综合课”)为例,具体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知识是抽象的,情境的创设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问题化。“情”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境”则能将学生拉入“知识之境”,建立起“学生—知识—生活实际”三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间的矛盾,动摇主体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算法综合课”中,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1)全国正推行垃圾分类,但尚未实现垃圾的精准投放;(2)视频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3)以厨余垃圾分类为例,提出利用已学知识设计一个厨余垃圾学习系统,帮助实现厨余垃圾的精准投放;(4)介绍系统功能,展示厨余垃圾学习系统,然后发给学生厨余垃圾学习系统半成品,让学生测试系统功能。
学生根据情境发现了两点问题:一是系统界面尚未开发完成,缺少显示厨余垃圾列表功能;二是系统功能尚未完整,缺乏厨余垃圾的鉴别功能。
以上问题是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主动探究得到的,这些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可以按照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原则,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分析中发现新的问题,沿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前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补、互助、共同进步,拓展自身的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算法综合课”中,教师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程序尚未完成,缺少显示厨余垃圾列表的控件,请各位同学采用合适的控件,添加至窗体中,完善程序界面。此问题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回顾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即程序界面的设计,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回顾知识,选择列表框控件来显示数据,也为学生实现下一步的程序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编写程序的欲望。(2)系统中是如何鉴别厨余垃圾的呢?学生根据提示,结合系统的测试给出了以下垃圾鉴别原理:输入的垃圾与库中的垃圾逐个进行比对,直到找到(找完)为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又发现了三个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垃圾库中各种垃圾的截取?如何判断某一个垃圾名称已截取完毕?如何判断垃圾库中截取垃圾与输入的垃圾一致?
针对以上三个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新的讨论,并得出了如下解决方法:截取垃圾库字符串中的垃圾,在截取字符中如出现“,”,则表示某一个垃圾已截取完毕。将输入的垃圾与截取到的垃圾进行比对,如果相等,则表示找到,如不相等则继续查找。
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既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又要通过提示让学生积极、主动分析问题、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进步;通过思维碰撞,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模型,抽象问题
在有了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后,教师还需将问题具体化、形式化,建立模型。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建立模型的概念,将以上三个问题转换为VB 表达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将问题转化为应用的桥梁,是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教师安排了课堂实践活动,以分析问题时所提的解决方案为基础,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三个问题转换为VB 表达式,并选几个小组在有初步方案后在黑板上展示建立的模型。
学生建立的模型如:c=mid(fenlei,i,1);if c<>“,” then temp=temp+c(变量temp 用来保存垃圾库中截取的垃圾);temp=s(变量s 为程序输入的垃圾)。
在建立模型、抽象问题这一环节中,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VB 知识点。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黑板演示,学生可以比较出不同组别之间的模型差异,并从中发现问题,最终确定正确的模型。
四、设计算法,解决问题
(一)设计算法
设计算法是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设计算法有助于学生对分散的模型进行整合,使之变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算法,增强算法的可读性,避免出现二义性、不确定性,让算法成为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案。
在本节课中,教师设置了如下问题:请结合流程图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完善流程图。
在设计算法环节中,流程图设置的留空处即为学生建立的三个模型。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如果设计整个算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置部分空格,可以使建立的模型与设计的算法相呼应,让学生的思维能有效衔接,进而高效完成算法的设计。
(二)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最终是为了形成利用数字化工具自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四个过程后,对问题的解决有了较为完善的方案。学生验证解决问题方案的欲望已被充分激发,因此,教师在此环节设置了一个问题:根据设计的算法,完善程序,实现厨余垃圾的鉴别。
在此环节中,教师需巡视学生的编程情况,对编程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的点评和说明,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回顾编程所需的VB 相关知识点。
结语
以上问题的解决,表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已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已经实现了简单的知识迁移与应用。因此,在“算法与程序设计”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应注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程序设计、拓展提高这几个环节开展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思维,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也是计算思维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