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1-25黄莉玲

读与写 2020年25期
关键词:师生文本素养

黄莉玲

(广西梧州市题甫小学 广西 梧州 543003)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应使学生具有文学欣赏能力,初步领悟作品能力,并得到有益启示[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更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并且,其既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更突出学科的人文性与育人优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尤为关注。为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充分把握教材特点,给学生创造更多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学习乐趣、阅读魅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与审美情趣。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要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2]。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思想性、人文性与综合性特点,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其了解民族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形成语文学习积累,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离不开阅读学习。

以往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识字、分析及概括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很多教师习惯以标准化施教模式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即“教师泛读+提出问题+学生朗读/精读+回答问题”的方式。而响应新课改号召,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转变施教视角,真正的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在师生密切互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能够在阅读中思考、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优化教学理念,培养阅读兴趣。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给学生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故此,需要教师升级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感受,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在部编三下《小真的长头发》教学中,可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激趣,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看图编故事;接着,促进师生配合、引出教学,加强学生对新词汇的了解;最后可展开阅读接龙游戏,让大家说说“要是我有长头发,就能用它…”妙用开放性结尾,增强阅读乐趣。

2.2 创新教学模式,调动阅读意识。为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其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应创新语文课堂施教模式,使学生具有自主阅读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思维导图绘制、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阅读预习。在《蟋蟀的住宅》教学前,可选取某一关键词,给予学生思维导图框架,使其边认真的进行阅读预习、边进行图形的填绘,让学生品读文本、锻炼其思维能力。

2.3 分享阅读感受,丰富阅读层次。为使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生生阅读分享。例如:在高段《少年闰土》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展开对《故乡》的全文阅读,比较我与闰土、水生与宏儿两个循环节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畅所欲言。使他们结合特殊时代中的友谊“遗憾”,说说自己对友情的解读。通过逐层深入,使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升级他们的学习认识,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沟通与分享中擦出创新的火花[3]。

2.4 组织阅读活动,走进阅读文本。为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应组织多样性、生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形成个性解读、走进故事人物,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后,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关于资源、生态环保问题的纪录片,接着师生一同走向户外、展开植树活动或调研活动,使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重要性;在《将相和》的教学后,让学生深入阅读、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感受两位大将的爱国之心与人格魅力等。通过组织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汲取文学作品中的智慧,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3.结语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施教、有效引导。只有使语文教学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阅读特点、思维能力等结合,重视师生、生生间的阅读沟通与分享,了解班级学情、学生的阅读感受,才能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具有阅读热情、形成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给其高段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师生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