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课程整合 *

2020-11-25

读与写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高中语文文本

李 蓓

(安徽省临泉二中 安徽 阜阳 236400)

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想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革新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高中语文的整合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1.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课程整合意义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属于一门人文学科,它的逻辑性并不强,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不可以仅仅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否则无法掌握更生层次的内容,语文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意味着语文教师应综合采取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过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无法点燃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通过整合语文课程可以将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牢牢锁住学生的目光,可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2.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策略

2.1 对单篇文本进行整合。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需牢牢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上的提问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逐渐走进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自主展开阅读、思考和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先梳理课文中的内容,然后通过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问题。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文章中既有历史的变化,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渲染了环境,烘托相应的氛围,描述了当时的战斗画面,巧妙地表达了自身壮志难酬的苦楚。纵观全文可以发现,这篇课文的主要核心是怀古,抓住怀古二字也就意味着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关键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查找关键点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从题目中查找,比方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键点为怀古;其次从文眼处查找,以《六国论》为例,可以在文章的起始句中找到;第三,可以从主要人物入手查找关键点,比方说《鸿门宴》,可以对比主要人物对待同一件事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比较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2.2 对不同的文本内容进行整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比较重视对单篇课文展开深入解读,而那些选修的内容强调的是拓展与提高,教学的内容便不能只是集中在单篇课文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展开整合,也就是说需要对模块中的文本展开提炼,确立存在研究和探讨价值的教学专题。以《中国小说欣赏》为例,在历史与英雄这部分内容中,收录了《李逵负荆》和《曹操献刀》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单独地对两篇内容进行解读,需要借助专题将这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解读。在这两篇课文中,都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赏,对人物既有表扬也有批评,这两篇课文主要的共同点是都把时代当作大背景,在细节后面存在着大关怀,只要把握了此种共性,便可以让读者深度理解文本,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2]。

探寻不同文本里面的共同点,首先可以从文章的体裁入手,以古代的诗歌为例,韦庄的《菩萨蛮》和温庭筠的《菩萨蛮》词牌名相同,教师可以将其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俩破解花间词的特点。其次,还可以从题材入手,比方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涉江采芙蓉》和《庭中有奇树》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两首诗中分别利用了什么描写意向,经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找出第一首诗中芙蓉和芳草等意象,在古诗的后两句中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但是却没有办法回归的悲痛之情。通过分析第二首诗歌可以发现,虽然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怀人,但是思念的人物是远方的爱人,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切、细腻。

2.3 积极整合课内和课外内容。要想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需要适宜地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把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拓展高中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方说在教学选修的《孟德献刀》时,可以将其与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歌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引入《三国志》中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描写,打造一个曹操专题,将曹操奸诈、机智、残忍等性格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较为立体地认识历史人物,增长学生的历史智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把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语文课程的整合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高中语文文本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点拨技巧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