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0-11-25陈花梅

名师在线 2020年2期
关键词:笔者过程数学

陈花梅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第三小学,江西丰城 331100)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倾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不仅在根本上背离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使数学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成功导入,激活课堂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否得以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要在充分认识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使数学课堂重焕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教学“位置”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爱玩游戏吗?”话音刚落,学生纷纷给予肯定回答。于是,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大脸,然后随机挑选了一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并用黑布蒙上他的眼睛。之后,笔者让这名学生在原地顺时针转五圈、逆时针转五圈。接下来,这名学生需在其他同学“上”“下”“左”“右”四字的提示中准确找出鼻子的位置。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而且都跃跃欲试。如此,通过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讲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促进参与

学习,讲究“身临其境”。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置于相应的场景或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与探索活动中[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意为学生创设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使学生在深层体验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购物情境,即将讲台看作商店,将讲台桌看作售货架,并在上面摆放了一些商品卡片(上面标有价格)。接下来,笔者让学生两两一组,通过轮流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来进行“购物”和“收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较为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此,通过创设这一与现实生活极为贴近的活动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使学生在取币、摆币活动中锻炼了有序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

三、直观教学,深化理解

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碍,仅凭教师一味的口头讲授势必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不妨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将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具体化、生动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深化学生理解认识的目的[2]。

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分别出示了各种建筑物、图形、日用品、动植物在前、后、左、右拍摄的照片,并让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够很快地在脑海中对应具体事物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于是,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将以上物体依次向“前”“后”“左”“右”进行翻转,并借此向学生展现了各自不同角度的透视图,以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象。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

四、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将课堂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于学生,引导其通过合作探究来自主获取新知识,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笔者为每个小组分发了一组学具,其中有橡皮、铅笔、尺子、彩笔和计数棒等。之后,笔者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再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小组竟得出了10 余种不同的分法,甚至有一些新颖的分法是自己之前不曾想到的,如依据是否使用过、是否有铅笔进行分类。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五、指导运用,学以致用

虽然数学学科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但鉴于“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是数学学科的本质,数学教学的目的绝非仅仅让学生学会计算与解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客观、严谨的特性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教师除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内容之外,还应当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以使学生在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思考和感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内容之后,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本班同学最喜欢做的运动进行调查,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制。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提示学生可以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采用举手表决、汇报填写等方式。待完成表格的填写后,笔者要求学生与小组成员一同就表格进行分析,如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 )的有多少人等。如此,通过让学生亲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过程,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数学意识,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结语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早跳出“教教材”的误区,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个性能力得以有效培养,从而达成教学预期。

猜你喜欢

笔者过程数学
老师,别走……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