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读者批评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时代英美畅销小说读者身份构建及其效果
——以小说《纸牌屋》为例
2020-11-25周尧
周 尧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知识界的关注点从“世界”和“他人”转向“自我”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文学批评理论从语言学领域逐渐过渡到人文领域,“读者批评理论”(reader-oriented criticism)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无法自我形成,读者需作用于材料,从而产生意义”。在理论发展的后期,该理论从绝对化的“文本的意义无法自我形成”,逐渐转变为结合其他文学批评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的工具。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在读者群体间传播速度与互联网普及之前相比出现质的飞跃,读者的反馈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呈现且便于收集,小说的戏剧化改编和传播趋势受到读者群体的深刻影响。因此,在信息时代,小说读者对于作品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互联网的主要语言,以英美小说为代表的英语小说在互联网传播的背景下表现出了高度共性,因此以读者批评理论视角对当代英美畅销小说为代表的英语小说进行分析,对当代英语国家小说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类小说的代表作品包括在通过网络电视剧改编和互联网传播取得显著成功的《纸牌屋》《冰与火之歌》等。读者批评理论学者诺曼·霍兰德认为,“文学阅读从本质上说是读者建构自己身份的活动,这种身份建构由一位‘互动的读者’对文本所作的‘互动式阅读’来完成”,形成防御(Defend,个人从外部世界吸收东西并整理成型)—期待(Expect,个人对文学作品贯穿始终的欲望链)—幻想(Fancy,个人投射到外部世界的自身之物)—转化(Transform,赋予作品超越时间的意义)的身份理论机制(DEFT),为此类小说的分析提供了角度。
英国作家迈克尔·道布斯的小说《纸牌屋》是一部畅销政治小说,分为三部,在20世纪90年代被英国广播公司改编为电视剧后广受好评,但在2013年由美国网飞(Netflix)公司改变为网络电视剧后取得了空前成功,使得小说原著不仅在英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被引入中国,其影响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充分显现。本文以该小说为例,以读者批评理论视角为主,结合部分相关批评理论元素,分析小说读者在阅读中完成的政治身份、文化身份实现自我价值的身份和“读者与观众”的双重身份共四种身份建构及其效果,揭示当代英美畅销小说在信息时代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读者的政治身份建构
基于人类对权力的欲望和猎奇心理,政治与权力主题天然具备符合读者“期待”和“幻想”的身份构建特点,而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使政治参与更加广泛,政治表达更加自由平等,让《纸牌屋》为代表的政治类英文小说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完成了更加典型的互动式阅读。信息时代的读者通过如下三个重要内容进行政治身份建构,以实现政治意义上的作品价值。
首先是政治选举相关的身份建构。小说以选举开篇,并始终贯穿了选举相关的政治内容。以英语国家读者为主的读者群体一方面对于西方的所谓“民主选举”的公平性存在“期待”,另一方面又对主人公弗朗西斯·厄克特通过选举制度实现个人目的存在“幻想”。读者通过对这两方面的代入感以及小说内容与其“期待”和“幻想”的反差,使读者进行了政治身份的一重建构。
其次是政治新闻相关的身份建构。从厄克特操纵新闻报道以达到政治目的的情节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对政治产生重要影响。而在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闻媒体影响力更大。读者通过身份“防御”机制,判断小说和现实中新闻媒体的异同,进行了政治身份的二重建构。
最后是社会阶层相关的身份建构。在小说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政界、商界、新闻界的相关人物,都在寻求社会阶层的上升渠道,追求更高的政治地位。由于在信息时代,社会阶层上升渠道增多,速度加快,读者对相关情节关注密切。社会阶层的上升是该小说的重要主题,读者通过身份“转化”机制,在作品中代入自身寻求上升渠道的努力,实现了作品主题意义,完成了政治身份的三重建构。
三、读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文化身份标志着读者群体所在社会所具有的共性经验的显著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小说主要读者群所在的英美国家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全球化带来了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纸牌屋》为代表的英美畅销小说通过其契合时代发展的文化特质,与读者实现了文化角度的互动式阅读,使读者完成文化身份建构,以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作品价值。小说《纸牌屋》主要涵盖如下两个角度。
从中产阶级文化角度来说,英美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扩大,意味着小说读者的中产阶级群体在不断扩大。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中产阶级的文化身份开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群体既是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也成为中产阶级小说读者进行“互动式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纸牌屋》的故事背景主要在少数人所在的社会顶层和多数人所在的中产阶级之间互动开展,展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欲望、价值观、生活经历和社会交往,符合信息时代社会多数读者对作品内容的“期待”和意义的“转化”,对小说中产阶级文化的代入体验,使读者完成中产阶级文化身份的建构。
从多元文化角度来说,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国际政治背景和异国文化元素,甚至融入了“数不清的中国餐馆”这样的中国特色背景元素,以及“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样的中国谚语。以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为例,20世纪以来,英美文学在西方中国形象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西方形象史中的中国形象主要来源于英美文学中的中国相关题材作品,为读者进行多元文化角度的“互动式阅读”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这些多元文化因素符合信息时代读者群体对于外来文化的“防御”接受机制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幻想”投射机制,帮助读者完成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英语国家读者在小说的多元文化因素中找到共鸣,在不同层面上完成了小说文化意义的彰显。
四、读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身份建构
从小说的主线情节发展脉络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厄克特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尽管其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难言正义。除主线情节外,小说中来自社会各领域的主要人物都在利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包括政治抱负的实现、情感层面的收获和性别平权的价值等。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提供了快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提供了大量畅销文学作品供读者进行身份代入并获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读者在生活中谋求实现自我价值,在以《纸牌屋》为代表的英美畅销小说中获取这种快速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通过“幻想”机制进行互动式阅读,完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身份建构,凸显作品提供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的意图。小说《纸牌屋》主要涵盖如下三个角度。
从政治抱负的实现角度来看,在信息时代,大量成功人士的相关文学和新闻内容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现实中实现自我价值并非易事,常常面临挫折、失败甚至绝望,面对生活中的这些诸多困难,读者对通过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获得所谓“逆袭”式的成功体验充满期待,而小说主人公厄克特最终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给读者造成强烈的代入感。而厄克特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不择手段,其手段不能被现实生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接受,但在小说的艺术表现下却成为“成功的捷径”;而在小说结尾,厄克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采用放弃生命的手段表现出“高尚的举止”,让媒体称赞他“死得伟大”,这在读者的认知中再次形成落差。读者通过“期待”和“幻想”机制,以及故事情节与其自身生活的落差,完成了政治抱负实现层面的身份建构。
从情感层面的收获角度来看,在信息时代,科技为人们交流感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然而人与人之间包括爱情、亲情和友情在内的情感维系却面临困难。读者希望诉诸文学作品追求情感体验,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真爱难寻”的遗憾。小说《纸牌屋》为读者提供了这样的情感体验,主人公厄克特虽然为实现自身抱负不择手段,但对自己妻子莫蒂玛的情感深厚,坦诚相待。读者在情感共鸣的阅读体验中,通过“期待”机制完成情感收获层面的身份建构。同时,小说中不乏一些角色将所谓情感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如记者玛蒂与主人公厄克特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其成为一线政治记者的手段。这些设计进一步完善了读者关于情感的身份建构。
从性别平权的价值角度来看,在我们身处的信息时代,以女性实现自身价值为关注角度的性别平权仍然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思潮,性别同样是文学研究的有效范畴,其宗旨涉及政治文化,其标准强调“女性经验”,其研究实践具有多学科特点。小说设计了莫蒂玛、玛蒂、佩内洛普等或追求事业、或追求爱情、或特点鲜明、或随波逐流的女性形象。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通过将自身经历代入到这些女性形象中,完成性别平权层面的身份建构。
五、“读者与观众”的双重身份建构
《纸牌屋》作为当代英美畅销小说的代表,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电视剧改编取得了成功,但真正使其取得空前成功的因素在于2013年由美国网飞(Netflix)公司改变为网络电视剧。在信息时代,具有独特交互性、公共性和科技性特征的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艺术概念、艺术创作和艺术品的品质。网络电视剧的形式给读者的代入感强于文字阅读,强化了“互动的读者”进行的“互动式阅读”体验效果,显著提升了读者的身份建构效果。得益于网剧极强的传播能力,大量读者被其剧情吸引后,对小说原著产生了浓厚兴趣。小说改编而成的网剧在中国热播后,其原著很快被译成汉语传入中国,就是鲜明的例证。这些读者既是网剧的观众,又是小说的读者。网剧和小说原文的共性内容通过两种形式内容对读者的印象产生强化作用,加深了读者的互动体验;而二者的差异性内容,如主人公与妻子在原著中感情深厚、坦诚相待,但在网剧中各有抱负、“相爱相杀”,使具有“读者”和“观众”双重身份的作品接收者与体验者通过意义对比,加深对小说作品的理解。同时,带有“戏剧观众”属性的读者具有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其理解与体验的特点,读者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读者群体的共同感受,有利于创造部分读者群体的共性身份,在双重身份建构的促进下,小说原著的意义得到了全面彰显。
六、结语
在信息时代,读者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以《纸牌屋》为代表的英美畅销小说的意义实现具有独特价值,因为此类文学作品天然具有面向读者消费市场和关注读者阅读体验的特点。在该前提下,本文通过读者批评理论视角下的读者身份建构对此类作品进行分析,探寻其独特的价值实现方式,讨论其取得巨大市场成功的原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淡化趋势的读者批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学者指出,信息时代新型的叙事文学作品,通过大范围的快速传播,削弱了经典化叙事的生存空间。在信息时代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文学批评者不应简单地以市场法则为准则,不应以市场占有率来确立自身的批评对象,应该以审慎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剔除大量商业化、时尚化的非文学因素,坚持科学的评判原则和立场。在该立场的指导下,本文采用读者批评理论视角下的身份构建理论,兼顾信息时代此类文学作品的市场化特点,分析了以《纸牌屋》为代表的英美畅销小说读者身份构建及其效果,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此外,由于在信息时代,文学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在读者群体中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以英美畅销小说为代表的作品对于文化传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海外传播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我国批评界对读者批评理论应用于信息时代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尚不太充分,因此本文也是对此类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