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成本的法律经济分析探讨
2020-11-25马洪川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
马洪川 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
引言
在我国刑法中,犯罪是一种形式和实质统一的混合型概念。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犯罪分子需接受法律的制裁。为了更好地研究犯罪,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对犯罪进行探讨,也取得相应的成果。然而,对犯罪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解释更多是从道德、理性、心理等角度分析犯罪的原因和动机,将犯罪归结于由于对现实不满,从而产生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理性且带着必要的发泄情绪。从法律经济学探讨犯罪,就不会将犯罪人视作特殊群体,而是从“经济人”的视角去探讨犯罪成本。在法律经济学中,犯罪人并非不理性,反而会在理性的状态下去犯罪,他们的心态与普通人一般无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不断降低犯罪成本,以求获得最大的犯罪收益。
一、犯罪成本概述
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经济问题。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需投入一定的资源;为了避免出现犯罪行为,或者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国家与社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犯罪成本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行为成本和物质性成本;当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后,还将面临心理惩处与法律的制裁,社会对犯罪人的惩处,以及定罪的概率。在经济学中,将犯罪成本视作商品生产的产物。为了降低犯罪率,发达国家会不断提高犯罪成本和定罪率。
由于犯罪成本有高有低,需仔细分析影响犯罪成本的相关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犯罪直接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比较稳定。为了减少犯罪数量,就要进一步提高破案率。从犯罪经济学视角来看,为了获得最大的犯罪收益,罪犯会不断降低犯罪成本,政府要采取有效的社会公共政策,提高罪犯的犯罪成本,这样就能进一步降低犯罪率。犯罪经济学创始人贝克教授认为,犯罪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犯罪时间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会选择作案工具,计算作案经费,明确作案时间,这些均要纳入犯罪开支之中。犯罪人花费大部分时间实施犯罪行为时,就意味着其通过合法活动谋利的时间不断减少,通过其自动放弃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收益就是犯罪的机会成本。当司法机关侦破犯罪案件后,需对其进行相应的刑罚,对于犯罪分子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就是惩罚成本。
二、犯罪成本的法律经济考察基础
美国学者采用微观经济法对犯罪和惩罚进行分析,从经济人视角看待犯罪分子及其犯罪行为,认为犯罪人对自己的犯罪成本会进行仔细核算,并对最终的犯罪收益进行估量,再通过实施违法行为达到预期的成效。部分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并未有异于常人之处,他们会更多考虑到自身获得的利益与犯罪成本之间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会在明确犯罪收益后实施犯罪行为,会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最终做出选择。由于犯罪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会损害他人的权益,因此,需对犯罪行为予以制裁。此外,要不断提高犯罪成本,使更多试图犯罪的人通过“权衡利弊”后不再犯罪。
国家和社会均需承担犯罪成本,弥补犯罪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损失。犯罪成本包含的内容较多,当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后,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避免犯罪行为再度发生,要由专门的司法部门抓捕和审讯犯罪人,对犯罪人进行关押,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首先,犯罪人在犯罪时会产生直接成本。为了顺利达到犯罪目的,犯罪人在犯罪的过程中会对其犯罪行为予以支付,支付的内容包括实施犯罪所花费的时间、使用的犯罪工具、为犯罪所支付的资金等。其次,在犯罪成本中包括间接成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后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风险,如接受法律制裁的成本,犯罪人会面临道德风险,这些成本和风险均会对犯罪人的预期犯罪收益造成影响。
从社会角度分析犯罪成本,可将其分为两种成本。第一,主动成本。接到报案后,侦查机关需对犯罪行为进行侦查,与犯罪人进行周旋,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耗费均属于主动成本。为了避免再度发生犯罪,必然需要支付主动成本。为了减少主动成本,获得理想的收益,就要做到快、准,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第二,被动成本。实际上,被动成本与主动成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为了避免发生犯罪,会做出大量的预防工作,不断提高犯罪成本,然而,“百密一疏”,当犯罪人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后,就意味着预防工作并没有对其形成有效的震慑,反而存在漏洞,相关人员需不断改进预防犯罪的工作。当犯罪人继续作案时,就要将打击犯罪的工作作为重点。
三、犯罪成本和收益的法律经济分析
(一)犯罪边际成本
犯罪人在决定实施犯罪行为之前,会对自身的犯罪成本进行充分考量,并将犯罪收益作为其实施犯罪的预期目标。犯罪人具备理性思维,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喜好,当其实施犯罪行为后必然要面临一系列风险,而这也是其在犯罪之前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犯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后,则必然会导致他人的利益或国家利益遭到损害。当理性的犯罪人通过反复权衡和比较成本和收益后,就会做出选择。
从微观经济视角来看,犯罪分子也会有犯罪市场。犯罪分子需为其犯罪行为支付成本,若其所获得的收益为正,即支付成本小于犯罪人本身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价值,他们就会来到市场,准备实施犯罪行为。假设当越来越多的人持续投入到同一犯罪市场之中,试图获取收益,就会导致其选择空间越来越小,意味着犯罪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
(二)犯罪行为风险决策成本收益
在法律经济视角下,犯罪人就是经济人,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并非不理性。虽然经过多次权衡,但在实际犯罪的过程中,其侥幸心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其获得利益的行为触犯法律,而且具有巨大的风险。犯罪人进行决策时,会充分考虑到其所面临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尚未犯罪的人必然会经过一番考量,在实施犯罪与不实施犯罪行为的想法中徘徊,或者仔细分析和选择作案手段。犯罪人在正式犯罪之前会对收益进行预算和估计,这就是预期收益。在实施犯罪行为后,犯罪人会对其可能被法律制裁的概率进行分析,还会进一步预测犯罪后所产生的其他成本,这就是预期成本。犯罪人会从主观考虑其犯罪后所面临的惩罚率,若在通过一系列权衡利弊后认为其所产生的预期收益较为可观,并认为自身具备天时地利的作案条件,对其犯罪后所面临的法律制裁率进行谨慎估计并充分接受,就可能会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犯罪人从决定犯罪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他们并未真正接受合法支付的意义,更倾向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在市场交易中,正当交易所产生的成本高于非正当交易成本,犯罪分子会回避“正当交易”,只为减少成本,获得更大收益。
(三)惩罚成本最佳制裁
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并获得最佳的制裁效果,需将概率与惩罚有机结合。国家暴力机构在执法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支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惩罚程度越大,惩罚成本越高。需保证执法成本与惩罚成本达到最优状态,就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并获得最佳效果。
四、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有效进行犯罪预防
通过分析犯罪成本,可帮助相关部门对犯罪行为进行更加有效的预防。为了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保护人们的生存利益,人们就会制定法律。根据成本效益进行犯罪预防,就能不断降低犯罪收益,避免出现犯罪行为。
(一)降低犯罪人的预期收益
由于犯罪人对实施犯罪的行为具有预期收益,要想方设法减少预期收益,提高犯罪直接成本。需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震慑力,对现阶段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弥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使犯罪人无可趁之机,不断降低其预期收益。侦查机关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打击犯罪行为,迅速破案和抓捕罪犯,保证犯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二)增加犯罪风险和成本
若将犯罪人视为决策者,决策者在做出犯罪决策之前,会对犯罪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充分预测犯罪所产生的一系列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其做出犯罪决策,就要不断增加犯罪成本,使潜在犯罪人能够意识到实施犯罪行为后会面临更为严重的风险,这样就能减少犯罪行为。促进犯罪人做出犯罪决策的主要原因是犯罪收益较高,犯罪人认为无需投入大量成本即可达到其预期的收益。因此,要使犯罪人充分意识到犯罪后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一代价将远远超出犯罪收益,这样就会避免出现犯罪行为。
(三)增加刑事惩罚成本
在犯罪预期成本中,刑事惩罚成本占据主要地位。为了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要进一步增加犯罪刑事惩罚成本,完善刑罚体系。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合理进行惩罚。要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及时的查处,提高惩罚效率,使潜在犯罪人能够充分感受到巨大的犯罪风险。对犯罪人及时刑罚,就会使潜在犯罪人能够意识到犯罪的严重后果,使其减少犯罪倾向,对犯罪心理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决定不再犯罪。
(四)加强道德诚信建设
要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诚待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具有合法取财的观念。要为人们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样就能使潜在犯罪人在决定犯罪之前,会充分意识到其所面临的道德风险。若潜在犯罪人认为道德风险比较高,甚至会影响其生活方式,就不会轻易选择犯罪。
五、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法律经济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将犯罪人作为经济人,探讨其在正式作案之前会充分考量和权衡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并提出相关部门在预防犯罪时所采取的措施建议,需不断降低犯罪收益,增加犯罪成本,就能促进潜在犯罪人不再产生犯罪的想法,更不会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