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催生高效数学课堂
2020-11-25丁晓峰
⦿丁晓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获得高效的教学课堂,而课堂提问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问妙引,培养学生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问妙引”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利用“问题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带动课堂气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年龄等因素的限制,给学生设置一个较为“问题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比较物体的长短”一课时,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先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课堂中的实物入手进行比较,如课桌和书本、铅笔和尺子、黑板与粉笔哪个长、哪个短?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比较,很快学生就比较出了大树比小草长、桌子比板凳长、河流比桥梁长、大象鼻子比老虎鼻子长等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旅游中遇到的事物进行长短比较,河流与小船、天安门广场与操场、五星红旗旗杆与东方明珠塔……通过比较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关于长短的含义,教师更是借助数形结合方法,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不同长短的线,量出线段的长度,并用数字进行标注,通过测量数字的比较,学生就很容易的判断出线段的长短。
上述案例,通过巧妙追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更为深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层次追问,激发学生创造性
数学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要有层次性,让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的逐步学习知识。教师的提问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层层追问,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达到师生融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图形的相似”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授课之初,教师首先拿出三张白纸,并在其中的两张白纸上画上了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并将画有三角形的两张白纸粘贴在黑板上,用空白的白纸盖上小三角形,展示大三角形给同学们。教师给学生提供小三角形的边长和大三角形的边长之和的数据,让学生依据数据画出白纸盖上的图形。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结果各有不同,有的和白纸盖上的三角形完全相同,有的只是大小出现了差异,有的三个角的度数不一样。根据这种情况,教师进一步提出深一层次问题:大家观察一下,画出的图形与老师给出的大三角形是不是相似?学生回答是肯定的,接着教师又提问到:三角形的大小为什么会不同?如此追问下,学生很快地掌握了三角形相似的特点。
教师通过层次提问,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习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探究追问,拓展学生思维性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深度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方式,为学生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通过由简及深层提问,能够从广度和深度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乘法概念,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我提出如下应用题:包装礼品盒要用0.6米的包装纸,0.8米彩带,其中一米包装纸3.5元,一米包装带1.8元。问题:(1)如果包一个礼品盒,买包装盒需要花多少钱?(2)如果包一个礼品盒,买包装纸需要花多少钱?(3)如果包装3个礼品盒,需要包装纸和包装盒分别多少钱?(4)如果包装6个礼品盒,需要包装纸和包装盒分别多少米?通过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们不仅了解数学的表面知识,而是层层探究,由简入难,让学生学会一层层了解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灵活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扩展,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探究,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数学课堂更具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多种形式的课堂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