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5⦿蒋

小学生 2020年8期
关键词:冰激凌周长体积

⦿蒋 珊

所谓情境法就是在课堂中创设各种典型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通过相关信息,为学生设置各种类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在快乐中学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学习习惯,通过情境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敢问、勤问的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境,想办法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学会如何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更多地交流并掌握知识,通过问题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提升良好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中,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物体轻重呢?”“怎么才能知道哪个重哪个轻呢?”“判断物体轻重的单位是什么呢?”“克和千克什么关系?”我给学生准备了称,并准备了花生,让学生用双手感觉轻重,并告诉kg表示的是“千克”,让学生秤花生的重量,体验一下1千克大概是多重,然后让学生分小组互相提问:“课本大概多少千克?”“一袋大米多少千克?”“我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大象和马比较哪个更重?”通过提问,学生认识了千克。

上述案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二、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知识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构建生活情境,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水平有限,如果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口头传授,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中的例子,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将抽象知识生活化,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这问题让学生很感兴趣,“那你们知道冰激凌是什么形状?体积怎么计算吗?”由于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有的说:“将冰激凌装进长方体的容器中,量出长宽高”,有的说:“将冰激凌装进圆柱体的容器中,量出容器内部半径和高”,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思路,接着又问:“如果是农民伯伯的麦堆呢?体积较大,又不能装入容器,该怎么计算呢?”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动手裁剪,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后,得出结论:圆锥体体积=底×高÷3,这样麦堆的体积问题就解决了。

上述案例,这一课主要针对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的习惯,数学应更多的融入与生活相关的知识,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度思考。

三、创设操作情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单纯的数学课本教学,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教师应设定合理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参与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动手操作表现情况,认清学生现有水平及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巧妙引导,逐渐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达到深刻记忆、熟练掌握的目的。

例如,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提前准备的硬币、圆形卡片、尺子、线绳、小球、计算器等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如何得出圆的周长,学生有的用线缠绕硬币一周让后拉直测量长度;有的将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有的将圆形卡片对折几次后测量计算。老师对学生的做法进行了肯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游乐场中的高空转椅、赤道都是圆形,你还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并提示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利用不同直径的小球测量同时滚动一周留下的痕迹,并计算直径和周长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不论大圆还是小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由此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得出结论:周长≈3.14×直径。

上述案例,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亲自动手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得到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直接灌输要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冰激凌周长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哇!甜甜的冰激凌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冰激凌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