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
2020-11-25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
引言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的会计制度也日益完善,其问题愈是显而易见,愈是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有助于促进公共账户的规范与管理,提高账面基准水平。食品信息但是,采用新的国家会计系统也会对行政机关的运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洞察公共会计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财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促进公共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更可靠地反映资产负债的价值
资产评估税费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债务估价率包括历史成本、现金及公允价值。第一次将公共基础设施储备纳入资产核算,增加了投资的价值,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对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基本会计制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在同一种会计制度下建立好复式记账系统,以完善国家预算制度,加强机关的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直观地反映一个单位的总资产。
(二)有利于合理的分配资金准确核算政府运行成本
企业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核算,应包括固定资产核算和折旧;单位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核算,应包括各种费用。必须进行与现金支出有关的经济活动,以便在年底时提供财务报表的预算数据。这一会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各要素结合起来,并直接反映管理设施的发展情况。掌握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确保本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透明;为各项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消耗,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当前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会计师应执行现金基础,选择正确的记账方法,并编制完善的最终报告。以会计制度统一为背景,发展真正实现预算与财务有机结合的会计核算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工作量增大的问题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许多行政单位尚未进行改革。要使行政机关全体人员明确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任务,帮助行政机关全体人员明确其任务和工作内容。但许多行政机关在聘用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内容,没有具体到部门、具体到岗位。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难度高
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监管机构中,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和影响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必须深入分析财政体制建设的总体步伐和财政体制整体质量。
(三)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新旧报表衔接不畅
在中国市场上,信息的形成不仅适用于大企业,也适用于政府部门。当前,一些行政机关已完成了信息内容的开发,但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信息结构的完善并不意味着信息与行政结构的整合。许多机构在其日常工作和业务流程中出现了设备使用不当、设备使用质量差以及没有准备好使用这些设备的情况。
(四)行政事业单位设备使用过度
信息化设备不是单位所需,但也有必要在单位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时,应配备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以适应自身发展的质量和影响;提高信息媒体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依靠机关资产,而且要消除资源浪费,提高机关经费使用效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具体的办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需要明确会计人员职责
需要分析的是,在《政府会计制度》框架下,管理机构应将会计部门的员工分为以下几类。
(1)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当今新会计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有自己的年度账目,有自己的业务核算需要,各部门的出纳要有独立的账目,每个单位的每笔收入都要有具体的账目。经费使用的时间、地点,应向财务部有关主管说明,他们不仅能说明某一部门潜在的工作内容和效率,而且能向行政机构说明每项经费的具体去向。
(2)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缺失的内容之一,是一个新的管理内容。对行政机关的财务报表所载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是管理会计效益的首要任务。年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财务会计师把年度账目提交给财务账目之后,就会整理出年度账目和账目中包含的信息。解析。会计学的工作要做好,包括但不限于季度和年度各部门的统一核算。其次,要对各部门的年度决算内容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一年或一季各部门总体趋势的分析,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费支出的动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公司账户提供的数据可使行政机构主管能够确定机构各部门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情况,为后续发展制定战略目标提供适当的指导。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应改进和提升技术应用
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每位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个人能力。行政部门可以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新的管理会计制度培训,以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了解他们在新制度下作为审计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并有效改进管理机构所采用的财务制度。对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接管,会导致其不适合管理公司和市场的发展,对行政主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行政机关与大企业之间的内部结构差异。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市场资源都很难适应,而行政设施又有其独特的制度内涵。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可以借鉴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不能盲目借鉴。能不能将大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优秀内容融入你所在的管理单位,不仅能保证财务管理系统与官方单位的发展相适应,同时,新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否有效地运行和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错位现象,也说明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必须采取有效的人才措施,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行政部门与市场中的其他机构不同。许多职工已经建立了个人账户,不能简单地转到个人账户,因此,管理部门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财务水平;对于一些自学成才的财务人员,管理部门可自行研究,提供有关资料。加强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充实管理机构力量,发挥管理机构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其他单位和学校的有关内容,对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运用新的机关财务管理制度,都有积极的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对策
(一)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工作
为确保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按新标准,将清产核资与固定资产分类,并与财务部建立资产账目,以便于直观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资产情况。有鉴于此,对于长期经常项目,应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和调整,并结合实际,做好会计工作,准确地进入新的预算政策层面,才能真正体现机关的财务状况,逐步巩固资产管理和负债实力,对固定资产和由借款资金构成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和价值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加快财务软件配套升级
管理层必须更新和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和软件,以便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为新老会计融合和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铺平道路,这取决于:专业的财务软件,必须经过一个适应过程,每个单位都有一个系统稳定、会计科目不完整以及账目细节不清等问题。如有不能协调的问题,财务部要及时总结,与软件公司联系,细化操作问题,不断加速完善和现代化,加快建立财务信息系统。
(三)以新制度的实施为基础,推动业财融合发展
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产融结合的发展目标,实现财商活动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成本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加强行政机关财务部的管理,使新的国家会计制度不仅针对会计数据,而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计量标准和会计核算。从而统一口径,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并对新的会计制度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思考。利用会计信息,不仅能反映企业的经营过程,实现人员、资产等的整合,从而达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会计核算的目的。
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与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机关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行政机关应做好前期准备,做好新旧系统的衔接,不断更新内部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和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