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

2020-11-25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王玉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1期
关键词:民风山海经民俗

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 王玉梅

中华民族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化,这些文化是文明的火种,将古时人们的精神、思想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相融合,既是课堂教学的主趋势,同时也符合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

一、展开生活教学,融入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当教师面临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课题,常常用仪式化的方式进行渗透。这样做看似标新立异,实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年龄在6~12 岁的孩子,他们并不懂什么叫仪式感,也不明白传统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用“高大上”的教学方式展开传统文化渗透,并不能为学生所接受。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已指明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即“以生活为载体,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做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纳。

例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将会停留在文本描写的表面,无法对“少数民族”这个文化概念形成深刻的认知。要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饮食、风土人情、服饰、文化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知,这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会形成一个准确的概念,也会对作者描述的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

生活化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渠道。小学生的理解力有限,生活阅历相对匮乏,如果教师采取高大上的方式教学,并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若是从生活的角度展开文化渗透,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品鉴文学作品,夯实人文修养

部编版语文教材可谓是“宝藏”般的存在,因为在小小的一本教材里收录了大量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不论是诗经、寓言还是神话,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都代表着时代风尚和人们的精神追求。研读这些文章,是对心灵的熏陶;学习这些文章,更是对精神的陶冶。这些文学作品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即使流传过千年,也没有折损其丝毫的光辉,反而洋溢着更加灿烂的文明之光。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鉴这些内容,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后,教师可以将《山海经》作为课后阅读素材库,展开一系列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山海经》中收录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以及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有的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未曾收录进去。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概括,并批注在教材的空白处。这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演变过程。其次,教师开展“读《山海经》,观神奇动物”活动。《山海经》中记录了大量的远古动物,这些动物和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密切相关,同样可以作为一项文化民俗活动在课堂上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开展的各色活动,学生从《山海经》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很多传统文化启示。

案例中选取的《山海经》就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外读物。《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记录了远古时期的民俗、科学、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环境等等内容,学生经常研读必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渗透民风常识,积淀人文情怀

传统文化看似抽象,其实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而民族民风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民风民俗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早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师需要重视民风民俗的知识渗透。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春节的认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上回忆,自己是如何度过春节的,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谈谈春节存在的价值以及庆祝春节的意义。这样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夯实基础。然后,教师利用电教设施展现文章中关于春节的民风民俗,并将放鞭炮、贴春联、守岁作为重要的教学节点,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深入感知,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是如何庆祝春节的、自己在庆祝春节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春节这一特殊文化习俗的了解与认知。最后,教师创设特别的情境,要求学生模拟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春节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等问题。

民风民俗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更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加强民风民俗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认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内涵层次。

总之,渗透传统文化任重道远,需要教师长期付出心血、精力,才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让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课堂中。

猜你喜欢

民风山海经民俗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漫画民俗
多彩民风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