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入,化解小学语文教学难题
2020-11-25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高 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每一节课都充满着期待,期待学到新的有趣的知识与技能,期待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自己能有出色的表现。
语文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在一节课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趣味生动的导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导入的作用,导致教学效率很难得到质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本班学生学习特点,用适宜的导入方式,提高孩子上课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标题导入,聚精会神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标题彰显文本主旨,有的标题是对文本内容的形象概括,有的标题则揭示了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标题导入,围绕标题“大做文章”。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至课文题目上,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深入细致的体会和分析,让学生先对文章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先呈现课题,与此同时,教师从文章六要素方面进行导入:首先,教师先询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先阅读题目,你从标题中能得出哪些信息?”面对教师的这一提问,很快有学生举手回答,学生表示从标题可知,这篇故事的发生地点是狼牙山,主要人物是五位壮士。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引导,“为什么标题中没有说‘狼牙山五个男人’‘狼牙山五个小兵’‘狼牙山的男人们’,而是用了‘壮士’一词呢?语义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需要重点强调是‘壮士’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试着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从标题入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标题切入文本无疑是一个高效的导入方式。一方面,既要让学生了解大概的文本内容,又可以保留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期待;另一方面,标题的引而不发,也能为学生营造悬疑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谜语导入,专心致志
在众多的导入方式中,最能营造悬疑氛围、最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谜语法。谜语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它通过运用巧妙的隐语,供人猜测,以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在导入环节穿插一些谜语,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增强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落花生》一课中,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多半采取直接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这种教学太单一,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争取在导入时定下课堂的基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既能彰显花生特征,而且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谜语,提高谜语导入的成效。如谜面可以是“木兰之子”,这个谜语来自《木兰辞》,木兰即“花木兰”,“木兰之子”即花木兰生的孩子,延伸为“花生”。通过这样既有文学性,又有趣味性,还具有脑筋急转弯特色的谜语,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
谜语是一种别出心裁、趣味盎然的文学类型。在进行谜语导入时,教师一定切记不能选择太过简单、一望即知的谜语,而是需要提高谜语的文学色彩,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三、故事导入,增添趣味
除了前文提到的标题导入、谜语导入,教师还可以采取故事导入。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甚至可以说他们正是在故事的陪伴下茁壮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故事的起承转合、起伏跌宕中直抵文本的核心。由于故事的融入,语文教学也会更加趣味生动。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试着为学生补充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其他故事性资料。教师可以用故事化的方式讲一讲安徒生的人生轶事:从前有一个戴着破帽子的人,某天,路遇一个富翁。富翁因为他的帽子破,就各种讽刺挖苦。但是富翁的嘲笑并没有影响这个人的心情,他反而用更加机智的方式狠狠地“回敬”了富翁一把。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戴帽子的人是谁吗?”在学生的好奇中,教师向学生揭秘是安徒生,然后顺利展开教学。
故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方式。每个学生都喜欢故事,都爱听故事,因此结合学生的这一特性,教师需要从故事的角度进行导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丰富导入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赋予语文课堂全新的魅力,彰显语文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