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随文练笔驱动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2020-11-25缪晓兵
缪晓兵
(甘肃省临洮县连儿湾乡王西湾小学,甘肃定西 730500)
引言
随文练笔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不仅在选材上角度适宜,内容简短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还紧随课堂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消化与运用。同时,随文练笔还极具灵活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随文练笔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进行语文习作练习的主要动力。在以往的习作练习中,大多情况是教师命题,而学生则根据这个命题去完成习作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限制了学生的习作思路。而随文练笔这一教学方法就很好地杜绝了这一弊端。随文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拟定的,练笔题材范围较广,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条框限制。通过随文练笔,学生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写作兴趣。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运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模仿训练,就文取材,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运用同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效的结合,使之彼此交融,相互促进。这种模式的切入点小,难度不高,完全适应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久而久之,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提高学生写作乐趣
传统的习作教学,大多是一个单元才进行一次习作练习,教师最少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小学生需要从审题选材开始,不断地构思修改,最后誊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教师从指导学生习作到修改批阅,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故而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多是延迟的,这就导致学生很难从习作中体会到乐趣。而随着随文练笔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很多习作练习在课堂上就能完成,同时练习的反馈情况通过课堂上及时的交流也能完成,而且教师也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因此,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体会到习作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了课堂习作的积极性[2]。
二、随文练笔的应用
对小学教师而言,“随文”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使其清楚掌握课文的精彩之处;而“练笔”是按照前期的课堂设计,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把控,生成课堂写作情景,带领学生笔随心走,笔随文走,使学生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章。
(一)修辞练笔
在课堂随文练笔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修辞练笔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一些运用到修辞手法的句子或段落,设计合乎情景的随文练笔。当文中出现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些修辞手法同课文的主题相结合,设计相应的课堂情景,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随文练笔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在描写孩子们在八月里到山上去削槐米的时候,就运用了“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的拟人手法,因此,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随文练笔,如“街边的柳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再如,四年级上册《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描述到“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时,就运用了一组排比句式,教师在带领学生读过这段话后,就可以设计一个随文练笔,让学生仿照这种修辞手法进行练习,如“星期天,家里组织大扫除,爸爸妈妈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擦玻璃),一会儿(洗衣服)”。这样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技法练笔
在整个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写作技法是一项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随文练笔来引导学生熟悉写作技法并掌握运用。
例如,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是“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样的写作技法,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技法设计一个随文练笔,如“夕阳的余晖洒向海平面,妈妈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像驶向大海深处的渔船不停地挥着手臂,海风轻轻地吹着……”引导学生通过视角转换,按照这个结构对景物进行描写,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类似的细节描写还有《槐乡的孩子》中的“八月,天多热,鸡热的耷拉下翅膀,狗热的吐出舌头,蝉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 ‘知了’”,这是利用核心词语展开的一系列细节描绘的写作技法,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技法设计随文练笔,让学生运用这一技法,围绕“安静”来进行写作,如“自习课上,教室里特别安静,只听见钢笔在本子上书写的沙沙声,只听见同桌清浅的呼吸声,只听见教师后方黑板上的挂钟嗒嗒的走动声”。
(三)结构练笔
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写流水账,这是因为小学生不懂得如何有效地组织作文结构。虽然教师在日常语文习作教学中已经对作文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和训练,但仍无法避免“流水账”作文的出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在结构上都很严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课文的结构设计相应的随文练笔,针对小学生的作文结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针对结构而设计的随文练笔融入对课文结构分析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结构分析,模仿课文结构来进行习作训练,从而提高对结构的把握。例如,三年级第一组课文前“我们的祖国像七彩的图画”这一段,就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更是总—分—总结构的典范。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这种结构设计随文练笔,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来描绘自己的家乡。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好作文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季节变化入手,让学生按照四季顺序来进行作文提纲的编写,从而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前确立文章结构的习惯,避免学生“流水账”作文的出现,进而提高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随文练笔教学方法的情景性和内容精练等特点,不仅能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能使小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随文练笔中,提升写作水平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如何将随文练笔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一直以来的主要研究内容,还有待于长期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