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抓点、串线与铺面—以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What a brave young man一课为例

2020-11-25季未来

名师在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切入点品味文本

季未来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学,江苏常熟 215559)

引 言

英语阅读文本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文本中各知识点的联系,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语言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以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点线面渐进式教学策略就是把语言知识化整为零,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地开展教学,从英语最基本的知识点过渡到以句子为核心的线的教学,进而再进行整个篇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深入探究文本意义的能力,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教师应用英语阅读点线面渐进式教学要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从点上深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然后形成一条线,合理地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和消除疑点,强化阅读训练,在面上层层发展学生的能力,把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下面,笔者结合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Abilities Reading阅读板块What a brave young man一课的实践案例,阐述点线面渐进式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抓点:源“点”生根,品味语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环境等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从什么地方开始阅读的对话,用怎样的方式来发起阅读的对话,涉及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少不了一个好的英语阅读教学切入点。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抓住一篇阅读文章的切入点,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

优秀的教师有一双慧眼,总能在一篇阅读文章中寻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他们选择的教学切入点,往往切口小巧,却视野宏大,常常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阅读的切点小,也可以为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难点提供便利。当然,阅读教学的切点要精辟、深刻,是师生研读整个文本的突破口,还要有较强的辐射性,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会把学生引入阅读的歧路,反而弄巧成拙。

要想使阅读教学大放光彩,教师首先要找准语言品味点,从点上深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英语阅读文本,不必词词讲、句句问,应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词语的妙用,深刻体会其表达效果。针对上述What a brave young man一课,教师不妨抓住“brave”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味。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设置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happened?学生阅读课文后划下有关的词语(如fire,save)。

师: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形容救火的男孩?

生:brave和young。

师:这两个词的顺序交换一下,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你们把词语放进句子里读读,四人为一组合作讨论一下。

生:经过讨论,小组认为救火突出表现了男孩的勇敢,所以brave 应该先于young。这样更有表现力,更体现了人物的高尚美德。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语言训练点,从点上深入,让学生切实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二、串线:沿“线”生长,训练思维

找准切入点,厘清一条线。教师应在找准阅读教学切入口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阅读主线,然后找到一个连接教与学的通道,顺着这一通道,使阅读教学不断推进,指向教学目标。

有了阅读主线,课堂教学就有了总体框架,所以,阅读教学主线的设计至关重要。优秀的英语阅读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一条思维主线贯穿起整堂阅读课,然后再以品味、朗读、欣赏、想象、模仿、表演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文本,在学习中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构成的知识线索。通过串线,学生深化了对阅读文本知识点的学习,在做横向、纵向对比的过程中,厘清了文本结构脉络,既强化了记忆,又提升了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技巧。在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描写“brave”的句子,如“Lin Tao quickly ran to Mrs Sun's bathroom. Then he rushed into the kitchen. The fire burned Lin Tao's arms,neck and face.” 教师紧紧抓住“brave”这个词语,环环相扣,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brave”的意思。教师继续设置假设:“If you are Lin Tao,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学生顺着假设再去阅读有关的段落,从而激发了对全文阅读的兴趣。在充分想象中,学生对“brave”的理解与生活进行了有效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先由课文抽象地理解语句,再由语句回到文本中。这样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启迪了学生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生活假设情境中,使新的知识沟通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英语阅读的桥梁[1]。

三、铺面:集“面”生成,涵养人文

诚然,厘清思路,品味语言,是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两个步骤。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还要在引导学生厘清思路、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拓展,把点与线组成一个面,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构建阅读教学的广阔天地,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意愿,以及对文本多元解读的特点。但受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限制,学生的多元解读往往会出现偏读、浅读、误读的现象。这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介入和干预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感悟,通过必要的引导,对学生施加积极的阅读影响。教师特别要注意紧紧围绕主线展开阅读活动,提出的问题要有放有收,使学生合理地把握阅读文本的探究解读,培养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生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titl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fter reading the title? 这些理解是在主线下的,基于阅读文本的标题展开的深入讨论和交流,没有超出课文的范畴。临近本课结束,教师可再提出“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这一问题,既把握了阅读文本的主旋律,又迎合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合理需求,顺畅地转向“How to be careful with fire?”的讨论分享,让学生个性化、多元解读阅读文本。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英语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能有效理解阅读文本的人文内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加大了学生的思维容量,扩大了学生有效信息量的传递,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去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效拓展是一种必然的英语阅读教学行为。在进行阅读拓展时,若教师让学生天马行空,学生势必学得肤浅;若延伸过于烦琐,学生势必学得散乱。为此,补充阅读需要符合教学主线,探寻有教无痕、润物无声的境界。

例如,本课的拓展环节,教师不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What do you think of fire? Is Lin Tao just brave? If a fire happens to your neighbour,will you do as Lin Tao did? Why or why not? And what else should we do? 教师合理利用课外资源,适时地补充“火”的利弊资料,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Fire is very useful. Fire is also really dangerous.”从而联系生活,激发自己对安全用火的思考和感悟,以此层层深入,搭建起与文本、生活之间的桥梁,加强情感体验,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懂得热爱生命,形成“Be brave to help others. Be clever to protect ourselves”的共识。这体现了阅读教学“不着痕迹、跌宕起伏”的和谐之美。

结 语

总之,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应抓点串线,使知识要点化、线索化,做到主干分明而后点线清晰;铺面织网,使知识概括化、综合化,做到枝繁叶茂而后开花结果。教师通过抓点、串线与铺面,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整合,把分散的英语知识进行串联、归纳、链接、整理,把无序、凌乱的知识有序、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构建整体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英语阅读生态园,进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切入点品味文本
品味“莓”好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品味四季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