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经典古诗文 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11-25吴清明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
关键词:重难点古诗文法治

吴清明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福建莆田 35113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诸子百家到民风民俗,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无不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学科,借助古诗文进行教学能为课堂增添人文气息,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1]。

一、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相关教育者曾指出,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式活动。由于活动有多种类型与性质,教学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毫无疑问,每种教学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无法贯穿教学始终。从教学实践得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基本以教师大量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听讲为主,教学效果甚微。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将经典古诗文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古诗文较好地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

首先,教师可借助诵读古诗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诵读经典古诗文名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富强与创新”中的“坚持改革开放”一课为例,该章节在于让学生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充分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伟大意义。教师在授课时,可为学生呈现《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让学生齐声朗读,然后为学生讲解诗文含义,促使学生理解古诗文的独特美。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诗文分析时事。时事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诗词是一种哲理与美感兼具的文化形式。古代诗文作者常借助古诗词分析时事,透彻理解时事政治。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中国担当”一课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中国敞开胸怀与世界分享机遇的案例。如中国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商会吸引近40 万名境内外采购商洽谈采购,有效扩大了进口,彰显了“中国担当”的本色。之后,教师可引入古诗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让学生明白“中国担当”不仅仅是一种高境界精神,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尽己之力,为世界做出贡献,由此才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谓情感体验,即学习者从某一情境中产生的认知或情感。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想借助古诗文开展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注重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

首先,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教师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注重导入环节,以致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优质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选取学生听过的古诗文进行导入,使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与古诗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少年当自强”一课为例,该章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立大志并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学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诗文朗诵《周易·乾·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杜甫《望岳》中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意境中获取较大的精神体验。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两名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课程中间凸显重难点。每个章节均有各自的重难点,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板书和多媒体设计展示重难点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哪些知识内容是重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运用诗文讲解重难点,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古诗文蕴含着大量人生百态与思想哲理,如古代诗人杜甫的诗文就重点展现安史之乱前后的各种变化,而著名诗人苏轼的诗文则展现大量人生感悟与道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之一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可借助古诗文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与记忆重难点知识。以“我的毕业季”中“学无止境”一课为例,该章节目标即让学生站在全新的角度认识学习及学会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并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古诗文为学生讲解何为“学无止境”,如“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和“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让学生明确应在最好的时光抓紧学习机遇,确立更为开阔的学习观。

最后,情感升华。学生在教学后期已有所疲惫,此时教师巧妙引入古诗文,不仅可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意犹未尽”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谋求互利共赢”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完重难点知识后,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展示与“互利共赢”有关的古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该古诗文对仗押韵且语言简练,读起来十分朗朗上口。教师可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诗句,以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关研究指出,一位优秀的政治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政治知识,还要掌握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引用古诗文,在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同时,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从相关的教学实践得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挖掘古诗文中涵盖的传统文化,只是单纯口头提起,或采取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诗文,但也仅限于诗文字词含义等。可以说,教师没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古诗文,因为古诗文和其涵盖的传统文化属于两种内容。如果教师没有较好地将两者融合,那么学生只能看到外表,不能直击心灵深处。对此,教师应在业余期间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合理运用古诗文让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遵循我国教育提出的发扬传统文化的纲领。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教师需热爱传统文化并对其形成强烈的认同感,由此才能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传统文化教学意识。换言之,教师需在备课阶段围绕新课程改革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并挖掘其中和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源,以便于在教学中合理地穿插古诗文。

其二,教师应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文化素养。刚入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紧抓学校组织的培训机会,从各种讲座中汲取优秀知识和教学经验。而尚未入职的教师可在学习中积累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源,或参与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从本质层面来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古诗文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集体智慧,更兼容多种文化和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借助古诗文知识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重难点古诗文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