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2020-11-25李加前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
关键词:视域体育运动高中生

李加前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福建厦门 361100)

引言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体育知识、技术和素养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能力也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根本保证。为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立足于课堂实际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而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一、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的参与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围绕学生主体设计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要想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以驱动学生主动探索体育知识,发展自我体育能力。所以,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

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培养,除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之外,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训练方法,这能为学生将来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2]。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体育观念和运动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运动能力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基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运动能力较弱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体育课堂的设计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为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就需要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对体育的认知和运动能力,从而为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将篮球比赛的规则告诉学生。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篮球规则,教师可让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通过参与比赛建立良好的规则和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如多数女生的运动能力偏弱。所以,为培养所有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将运动能力在同一层次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篮球学练。同时,教师要在旁给予正确的动作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分析和思考,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篮球技能,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而不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永远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体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育锻炼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地实现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目标。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育训练方法,逐渐从“有指导学习和锻炼”向“自主学习和锻炼”转化,从而实现对高中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有效培养[3]。

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说教和示范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判断比较与分析,最后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与评价。教师长期以这样的方法进行体育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还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懂得最佳的运动方法,避免在体育运动中造成意外伤害。例如,在足球教学中,为了打破以往让学生自由组织运动的模式,在学生进行运动前,教师有意识地将科学的足球运动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先把身体运动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然后让学生明白只有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方法指导下,主动投入足球运动中,通过与教师传授方法的对比,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在不断思考和学习中,掌握了科学的足球运动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足球运动的乐趣,还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良好情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

对高中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4]。人际交往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对高中生而言,体育课堂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阵地。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5]。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之外,还要重视对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延伸。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体育锻炼,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体会到与人合作带来的成就感[6]。例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由于教材中只有部分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旨在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掌握太极拳的精髓,提高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继而为体育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当前,高中生对体育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体育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究其原因,除了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不合理之外,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学评价存在问题。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素质、才能、行为和自身条件等的一种判断和评价,是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一种必备能力[7]。而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无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锻炼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传授学生自我评价方法,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背向滑步推铅球”这一课中,很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动作不规范问题,并且认为这项运动只是机械训练,对身心发展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可先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如滑步、重心保持稳定、先从下肢蹬起的用力顺序、出手快;同时让学生相互合作并检查动作是否规范,对于不规范的行为,让学生自我反思与比较,找到问题所在;最后与学生一起剖析这项运动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获得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目标。

结语

总之,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想通过体育教学有效地培养高中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行为及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科学地选择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使其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从而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视域体育运动高中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体育运动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呆呆和朵朵(13)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