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原则下的话语交际能力探究
2020-11-25陈懿
陈 懿
一、 引言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学派认为“语言形式和其所指意义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任意性的结果”(王寅),这个观点从一开始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反对,如洪堡特和维特根斯坦就提出语言和现实同构的观点,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视。20 世纪70 年代末,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象似性作为抗衡索绪尔的符号任意说得以大力的推广和发展。围绕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究竟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这个热点问题,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在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哲学基础、词序、句法结构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与发展,如许国璋(1988)在他的文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中就驳斥了索绪尔的“任意性”学说,指出语言的系统性是最根本的,是存储于语言内部的规则体系。李葆嘉(1986~1994)在«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三论»中提出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个基本原则——约定俗成,并引«辞海»的解释为:谓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的,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文旭在«论语言符号的距离象似性»尝试在句法结构和形态结构的探讨距离象似性原则,表明象似性和任意性都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语言研究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研究者尝试在象似性原则下探讨话语的交际能力。
二、 交际能力
第3 版的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定义如下:不仅知道语言中哪些是形式上可能出现的,还知道那些形式是否可行、是否适当、是否用在某一具体语言社团。何自然在他的«语用学讲稿»中也引用了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应遵循的四项标准:
1. 是否(什么程度)形式上是可能;
2. 是否(什么程度)凭借暗示是可行的;
3. 是否(什么程度)与使用或评价的语境有关时是适当的(恰当的、快乐的、成功的);
4. 是否(什么程度)事件已经完成,真正执行了并且意味着什么。
可见,话语要实现交际能力,必须满足首先语言形式上是正确的,其次在不同的语境中必须传递能够被理解的关联信息(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暗含的意义),再者接收者(如果有)必须理解话语意义。
三、 象似性原则下的话语分析
Iconicity 的概念最早是在1932 年由Peirce 提出,许国璋第一个将它译为象似性。象似性“不仅指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映象符),而且主要是指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语言形式是基于人们的经验方式、认知规律、概念结构的”(王寅)。语言从形式到意义再到交际能力是一个又一个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言形式与人们的交际意图之间会存在种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要以恰当的语言形式有效传递出能够被理解的信息势必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距离象似性原则
距离象似性是指“概念间的举例对应于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即在功能、概念以及认知方面靠得越近的实体,在语码层次上(如时空上)就靠得越近”(文旭)。
例1:a. Hi.
b. How are you?
c. Long time no see.
d.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e. Glad to see you.
f. How do you do?
在例1 中,以表达问候的用语反映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越礼貌,或者拥有的信息量就越多,或者语言结构就越长,抑或兼而有之。1a 和1b 是问候常见面的人,1c 和1d 是问候较少见面的人,1e 和1f 是初次见面问候。可以看出,从1a 到1d 语言结构愈长,信息量愈多,社会距离自然就愈大。1e 和1f 虽然在语言结构不及1d 长,但是包含的信息量最大。除了初次见面的问候之外,交际者亦需要将彼此间的对话礼貌地进行下去却又不能过多涉及私人信息。
(二)数量象似性原则
王寅指出数量象似性原则的认知基础是“语符数量一多,就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心智加工也就较为复杂,此时自然就传递了较多的信息”。Reddy 将语言形式和意义两者间的关系比喻成容器和内容的关系,越大装得越多。
例2:Thats a lo-o-o-o-o-ng story.
交际者延长了long 这个单词的读音,大大增加音节数量因而增加了语符数量,表达更多的含义。真实意图是告知这个故事很长,希望听话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或探寻听话人是否有耐心、时间听完这个故事。
例3:a. John killed Tom.
b. John caused Tom to die.
3b 比3a 的单词数量多,传递的信息量就较多。3a 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十分确定的,死亡引起者(约翰)杀死了死亡被引起者(汤姆);而从3b 可以得知的确切信息是引起者导致了被引起者的死亡,但不确定的信息是引起者本人是凶手、帮凶、还是无意造成(自卫)?
文旭认为类似的例子也符合距离象似性原则,体现句法结构上的动词使役性。3a 中死亡引起者和被引起者是同时同地发展,有肉体接触;3b 中死亡引起者和被引起者就不一定有肉体接触了。
(三)顺序象似性原则
Clark 等学者的实验表明,按自然顺序发生的事件更容易被记住,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倘若语句顺序违反了自然动作顺序,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不能直接从储存形式中直接获得顺序信息,其中就可能会有一个语序与时序的转换问题,在将语句顺序转换成为实际事件顺序时,就需要一定的推理和时间。而且对这类语句进行推理加工时,不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加工失误,错误理解动作发生顺序的问题就可能会发生”(王寅)。
例4:a. Susan did not catch the bus and was late for school.
b. Susan was late for school and did not catch the bus.
4a 反映了自然事件发生的顺序,并表明了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没有赶上车在先,上学迟到在后;没有赶上车是迟到的原因,迟到是没有赶上车导致的结果。如果将这句话的顺序调换则表达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比较而言,4b 所表达的事件是苏珊上学迟到在先,没有赶上车在后。因此可以理解为学校组织活动统一安排的车辆而不是上学要乘坐的校车或公共汽车。这一不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表达在交际中需要考虑使用的语境。
(四)标记象似性原则
王寅认为标记象似性类似认知的自然顺序,首先掌握常规的、普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才会关注有区别性特征的内容,如例4。王寅指出“有标记性的话语是偏离常规的表达(亦需考虑人际关系、礼貌原则),所传递信息的可预测性较低,关联程度也较差。偏离常规表达越远,话语的标记性就越高,其含义的可预测性就越低,所需调用的语境假设就越多,在认知的处理上所需精力和时间就越多,为获得话语确切含意所需运用的推理就越复杂,此时话语间的关联性也就越弱”。
例5:a. Jack took out the key from my pocket and opened the door.
b. Jack opened the door and took out the key from my pocket.
5a 是常规表达,符合事件顺序。5b 则偏离了常规表达,不符合人们直接的认知规律,具有较高的标记性,需要较多的语境量进行推理。可以假设杰克在进入房间后,掏出钥匙是要打开室内门、或保险柜门、或柜子门。这一表达在交际中同样需要考虑使用语境。
例6:a. He has a big black beautiful family six-cyl ̄inder automobile.
在上述例子中看到,实现话语交际能力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形式上正确。4b 和5b 形式正确却违反象似性原则,实现交际能力必须有恰当的语境。例6 的形式是错误的,违反句法结构中形容词排序规则,同时也违反词序相似性的特征:“内容上最靠近中心词的词一般应放在最靠中心词的位置上;相似的成分要放在一起”(文旭)。
b. He has a beautiful big black six-cylinder family automobile.
(五)多原则应用分析
分析话语时会发现大多数语言形式不只是符合某一项象似性原则,如例3-5。符合多项原则的语言形式传递信息能够被接收者正确理解吗?
例7:
(1)“Buried how long?”(“埋了多久了?”)
The answer was always the same. “Almost eighteen years.”(回答总是一样:“快十八年了。”)
“You had abandoned all hope of being dug out?”(“你已经完全放弃被人挖出的希望了吗?”)
“Long ago.”(“早就放弃了。”)
“You know that you are recalled to life?”(“你知道要让你复活吗?”)
“They tell me so.”(“人家是这么对我说的。”)
“I hope you care to live?” (“我 想 你 是 想 活的吧?”)
“I cant say.”(“我说不上。”)
(2)“Buried how long?”
“Almost eighteen years.”
“I hope you care to live?”
“I cant say.”
(3)“Buried how long?”
“Almost eighteen years.”
“You had abandoned all hope of being dug out?”
“Long ago.”
(4)“I hope you care to be recalled to life?”
And the old answers:
“I cant say.”
提问不符合语言结构规范,回答语言结构简短,信息量小,说明交际者的社会距离近。洛里先生与马奈特先生不是朋友。洛里先生是台尔森银行职员,多年来一直打理马奈特先生的财务;再有马奈特太太去世时又委托台尔森银行担任女儿的监护人,因此多年的往来渐渐形成比一般的雇佣关系亲密的关系。
多组对话反复使用,语符数量增加,传递信息量增加。例如:
“Buried how long?”
“Almost eighteen years.”
第一次使用的语境是在雾气蒸腾的泥泞山间小路,半夜时分人困马乏,洛里先生昏昏沉沉出现种种幻影。眼前浮现出众多外形相似表情各异的人,未老先衰,十八年生死未卜。洛里先生对马奈特先生的遭遇充满同时,一心想救他于水火。第二次使用的语境是洛里先生幻觉中不断地想要挖出可怜人的时候突然清醒。十八年前的回忆出现在头脑中,紧急送到的信件出现在头脑中,马奈特先生不那么清晰的面庞出现在头脑中。第三次使用的语境是洛里先生仍然在不自觉地挥动仿佛在挖墓的手又恍惚了,漫长的十八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马奈特先生真的还活着吗,银行传递来的信息确凿吗? 系列疑问却坚定了洛里先生拯救马奈特先生的心。
从下列两组对话运用偏离常规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洛里先生拯救马奈特先生的心和马奈特先生已经活成行尸走肉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
“You know that you are recalled to life?”(“你知道要让你复活吗?”)
“They tell me so.”(“人家是这么对我说的。”)
“I hope you care to live?” (“我 想 你 是 想 活的吧?”)
“I cant say.”(“我说不上。”)
马奈特首先没有给予正面或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以道听途说或充满怀疑的陈述作为答案。关在巴士底狱十八年,不见天日,完全断绝与外界的往来,家人和他对彼此的生死都一无所知。在这样的处境中,马奈特先生会从一开始抗争自己的不白之冤慢慢到放弃出狱和家人团聚、重见光明的希望,再到意识到自己已被这个世界遗忘要终老监狱,最后连自己是谁、活着还是死了都已经分不清了。
四、 结语
语言形式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现在出现了各种网络用语、行业用语、流行语等。无论如何发展,语言作为传递可理解信息的交际能力是不会改变的。以强调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存在理据性关系的象似性原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分辨正确的语言结构,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能正确传递信息,并且理解不同语境中交际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促进有效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