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①——以长春建筑学院为例

2020-11-25姜新新

现代英语 2020年2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校园大学

姜新新

一、引言

早在2007年,我国教育部门就出台了《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标准》,重点强调:“高等院校应当要充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利用以计算机与课堂相融合的教学体系,逐步改变以往以老师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导的固定教学方式。英语课程信息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要紧密结合信息化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改变英语教与学的方式,有效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推动英语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自主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高校英语所面对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满足现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需求,不断强化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与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标准,认真执行教育部门出台的《高等院校应用课程教学标准》,长春建筑学院从2015年起对英语课程进行了教育改革,紧接着在2017年将Unipus高校英语数字教学平台、U校园高校英语App软件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即U校园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并将其应用到众多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同时以U校园平台为基础,构建了符合我校特色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时总量逐步降低

从学校课程规划现状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一与大二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学院预留给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课时数越来越少,而大学英语课程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却越来越多,难以满足实际教学要求。自2017年以来,长春建筑学院每学期安排的大学英语课程总课时数仅48课时,平均每星期课时数仅有4课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十分困难。面对课时压力,一些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优化,并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包括删除或压缩教学内容、降低授课难度、提高知识传授效率、每课时灌输了大量的内容等。基于此,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系统性不强,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开展大量有效的信息交流,难以真正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高

尽管近年来,学院大学生生源的质量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学生多为理工科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生的高中英语学习主要以单词记忆、语法以及段落理解等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知识结构不完善,同时对英语相关文化和背景不了解。此外,还有许多大学生未构建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课前没有养成课程预习的习惯;不能够充分运用课程资源与网络资源开展英语学习,拓宽自身的英语知识面。

(三)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随着现代新技术、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学校积极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与思维的影响较为深远,教师在实际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时,往往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从当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将当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没有开展个性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不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

态度会对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样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依照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学校2017级与2020级大一新生中,只有大约11%的学生刻苦学习,以期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有大约80%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要追求快乐、轻松,只要保证考试合格就行,能不能考取优异成绩并不关心;有大约9%的学生认为刚踏入大学校园中应当适当放松,等到大二以后才开始认真学习。

针对上述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探究了依托于U校园平台的长春建筑学院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方式,从而强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解决当下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逐步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三、基于U校园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施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学英语课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以及文化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范围更加宽广的英语媒介认知能力。依照学院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特征,结合U校园平台应用方法,教师将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活动开展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实践三个部分。

(一)课前准备环节

为了更好地发挥U校园平台资源的作用,在教学前需要进入到U校园平台并打开“教程学习设定”界面,之后详细设定英语学习中每个单元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必学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将该成绩与学分相关联。此外,教师在U校园平台中提前设置好英语每个学习单元需要提前预习和提前完成的模块,学生根据发布的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自主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当遇见不能够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将其提取出来转入到交流区,教师通过U校园平台可以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及主要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以此为标准进行线下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设计。为了有效防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盲目性,不确定具体要学习哪些地方,教师要在课程教学前将每个英语单元的学习任务单发送到U校园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就能够清晰的查看到每个章节需要完成哪些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

(二)课堂活动环节

通过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许多英语新知识在课前准备环节就已经由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师通过各式各样的U校园功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依托U校园平台发布签到任务,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通过线上点名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点名效率,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U校园平台在线提出问题,方便快捷的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依托于U校园平台发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小测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解答,并在规定时间到达之后显示测试结果,该结果会同步面向教师和学生,师生根据测评结果找出普遍性问题,一起探究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英语课堂教学中还需要重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反复阐述、角色扮演以及演讲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延伸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另外,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交换各自的学习心得。

(三)课后实践环节

课后实践主要是加强对课堂活动中所学内容的巩固、思考以及提升,因此课后实践环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在每个单元知识教学完成以后,通过U校园平台上传该单元的测试题,测试题的内容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帮助大学生再次复习和巩固所学单元知识,教师在发布测试任务之后,学生在规定期限的任意时间段内完成,并将完成的测试题提交到平台上。其次,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提交上来的测试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此过程更加精准、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每位学生具体学习状况的前提下上传多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到U校园平台上,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差异化学习,提高英语知识学习的目的性,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最后,教师系统分析和整合了每一位学生在U校园平台中的学习情况,并将结果公开与共享,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反馈信息。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该统计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四、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U校园平台自身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部分:一方面,U校园平台互动性不强,互动模式缺乏多样性,投票发布功能使用不简洁;另一方面,U校园平台自身涵盖的I-Test智能评阅系统只能够单一显示分数,不能够对文章和翻译进行深入批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院教研室增加了U校园平台互动交流方式,引入了QQ、微信等交流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对作文和翻译的审批通过IWrite进行。

第二,学生学习态度问题。在初期引入U校园平台时,学生表现得较为新奇,然而随着时间的持续,学生的学习态度越来越倦怠。同时线上教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长此以往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发布必学内容、单元测试以及线上作业时,给出确切的截止时间,同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征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潮流,颠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依托于不同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推动教学延伸到云端,构建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英语教学体系。文章分析了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U校园平台功能,根据学院学生特点,开展混合式课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学效率有所提升,但仍然需要持续改进,促使学校混合式教学方式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校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