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初探
2020-11-24山丹县三立小学
山丹县三立小学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到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保持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思想上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与学生接触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在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动态。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积极帮助解决;学生犯错误时,要以和蔼理性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找到错误根源,让其及时改正。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以责骂、讽刺甚至侮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教学更要多关注,尤其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以恢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化
真正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多样化的、灵动的,而不是简单的写写算算。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只有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新颖、生动,富有趣味,才会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可以把数学课上成实验课,也可以上成探究课,有时甚至可以上成游戏课。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数学真正的魅力在于探索,在于发现。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用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动手制作圆柱,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交流,总结圆柱特征。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因为圆柱的特征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和归纳总结的,所以他们对圆柱特征的认识会更为深刻。这样,几乎是在玩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培养了动手能力,还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应用多媒体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把生活事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收集有用的信息,主动探索知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习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我们应该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充分引导他们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感到亲切、有趣、易懂。如在学习比例尺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实际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操场的平面图。通过分析谁画得像、怎样画得像等问题,自然会引出比例尺这个概念,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懂得了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会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四、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疑”是思维的源泉,是学生开启知识王国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中才能集中注意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全身心投入,调动自身思维和情感的参与,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精彩新颖的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问题,体验质疑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拿出一袋食盐、一袋红枣和一个弹簧秤,学生感到非常好奇,积极提出各种问题,如哪袋物品重?哪袋物品轻?要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重量?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提出1千克棉花重还是1千克铁重这样的问题,通过质疑,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加深了学生对千克的认识。这样做,学生在不断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