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4李久红
李久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中心小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引言
游戏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快速联想,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中的激烈角逐,而让学生关注课程内容,更加自主的、自发的展开课程训练。学生们可在游戏模式下树立自主能动意识。教师则需要在游戏的环节创设更多的可能性,促使学生产生游戏体验的新鲜感,融于游戏形成信息技术的实践思维。
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1.1 加强教学活动趣味性。信息技术操作比较机械化,学生很容易跟随教师的操作找到工具后形成思维定势,而不能灵活的利用不同工具进行步骤创新。为帮助学生从小打破这种可能性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也为了让学生更融于课堂,积极的参与活动,不再因为信息技术的枯燥而丧失兴趣,游戏教学就必然要在课堂上执行。如进行基础的键盘输入操作时,键盘上各色的数字、字母等让学生眼花缭乱,他们在输入环节,要留出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去寻找键位,很快学生就丧失了兴趣,就连信心也丧失了。若引入游戏,让学生进行游戏比赛,如“生死时速、拯救苹果”这些经典游戏,会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的在键盘上找到自己的目标,并能够通过游戏评价自己的操作能力,与同学之间互相对比,而激发学生的战斗力,促使学生更加自主的、欢乐的进行基础训练。有些学生能够坚持一堂课一直参与游戏,有的学生已经下课了还对信息技术游戏依依不舍,这样的教育相比较教师直白的讲解,更加有趣味,对学生来说也是进步最快的方式之一[1]。
1.2 提高教学内容创新性。信息技术的很多操作都需要学生独立执行,而每个人操作的步骤稍作变化,操作的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为避免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思想及在操作中过于死板,教师应展开教学内容创新,构建比较新颖的主题,来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联想。这一环节也需要游戏的加持。传统教学只为学生提供一个或者几个模板,学生多半在模板的联想下进行操作,没有什么新意可言。新时期教师可将十余种模板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浏览更多的模板样式,而后告诉学生基础工具的使用途径等,并要求学生在制作电子作品的过程中围绕模板中出现的元素,进行独立的思维整合。教师可构建如“相册的魔术变身”等主题游戏,帮助学生在制作平面作品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动画的元素,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还可以剪裁一些动画场景、人物等作为背景、填充物、装饰,让学生在桌面移入并添加,促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这些比较新奇的元素而展开创新创作[2]。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1 利用游戏教学导入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直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工具及其本质特征,然后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游戏,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惯性而掌握技巧,这是一种短时间进行知识传输的方式,也是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掌握信息操作技巧,并减少压力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教学主题都适合导入游戏,一般只进行基础的工具认识时,才在导入的环节就融合游戏进行互动。越是对于年龄小操作经验少的学生,越是要将游戏的时间推前,方便学生借助游戏而搭建知识的阶梯。如教导学生练习鼠标的时候,鼠标上一共就两个键,需要学生们灵活的移动鼠标并点击按键,形成习惯性的操作。这一操作对教师来说自然简单非常,但部分学生操作鼠标还是不够灵动,需要不断的自我纠错找到正确的光标位置,在点击中也经常点错,而教师直接导入“扫雷”这一基础游戏,学生们不仅可以活跃思维,还能够在扫雷的过程中快速的移动光标并确定定点进行点击操作,很快就掌握了鼠标的操作方式[3]。
2.2 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操作游戏虽然比较简单,但部分游戏学生仍旧难以独立完成。学生们若是在游戏中都难以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对信息技简单的游戏环节着手,而后逐渐的增加游戏的难度。部分教师认为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游戏就能够实现教育效果,不必要增加难度。实际上,游戏应具有挑战性,才能够让学生堂堂课都觉得新鲜,进步的也快。教师应分析学生的操作能力,并把握一个度进行循序的难度增加。当前很多游戏存在关卡,学生在通关的过程中会形成内心的极大满足。另外可分设游戏前后顺序,如“接宝石”“矿车接宝石”“大鱼吃小鱼”“接苹果”,这四个游戏就是从简单到难,有助于顺序性强化学生训练效果。
总结
信息技术可与游戏关联起来,促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以提高,学习劲头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