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浅谈让学生在深度纠错中深度学习古诗歌
2020-11-24陈斯海
陈斯海
(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0)
学习古诗歌对陶冶性情、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有益。古诗歌也历来是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所以古诗歌教学也是日常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在考查中,学生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该发生的错误”:默写时写错别字了、漏字了,记住上句忘了下句(或者相反)了;阅读题答题不规范、不准确了等等,老师一提醒再提醒,学生还是一错再错。
这是因为学生始终没有深度参与纠错、补漏、思改的过程,始终没有深入体验、用心反思[1],自然就对古诗歌“印象”不深刻,一到考查时就总是漏洞百出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何引导学生深度纠正错误呢?
1.深度分析字句,从容应对默写题
1.1 写错别字,是常见的错误。学生不细心(包括日常学习和考试答题)是主要原因。对有些容易误写的字,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深度”辨析:
(1)结合诗句辨析词性。如:“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中的“杨”字,学生易把它错写成“扬”。教师要让学生首先弄懂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是“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在那儿流连忘返,特别是杨柳成荫下的白沙堤”。很显然,在诗歌中这“杨”是指白沙堤上的“垂杨柳”,是名词,指代一种事物,而不是表示动作的“扬”。
(2)赏析意境弄清意思。如“秋风萧瑟”中的“萧”字学生易错写成“箫”字。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示的画面是“一阵萧瑟秋风吹过,万顷波涛汹涌澎湃”,写出了作者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反映诗人“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这“萧”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很显然它不是表示管乐器名的“箫”字。
(3)了解典故明确事物名称。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中的“雁”,学生易把它错写成“燕”字。“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衡阳而止。诗句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这“雁”是指“大雁”,它有别于“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小燕子”。
再如:“九万里风鹏正举”,学生常把句中的“鹏”误写成“篷”或者“蓬”。词句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示词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这“鹏”是指“大鹏”,而不是下文的“蓬舟”的“蓬”或者“帐篷”的“篷”。
1.2 记了上句忘了下句(或者相反),主要是学生没能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诗歌,没能理解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对诗句记不牢。可采用以下办法,来帮助学生牢记诗句。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
(1)结合诗歌的内容把诗句串起来。诗歌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西湖生意盎然的早春景象,体现了诗人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紧扣题目总写湖水:春水初涨,白云低垂,勾画出早春的轮廓。
颔联和颈联精选景物,描绘西湖春行所见。其中: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仰视禽鸟,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俯察花草。一派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艾。
学生按照这个“思路”,结合对内容的理解把诗句给串起来,这样对诗句的记忆就更牢靠了。
(2)扩写诗歌,加深印象。因为要将诗歌扩写,自然要认真研读、仔细赏析诗歌,然后再根据意境把诗歌扩写成小短文,这样学生自然就对诗歌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了。有同学是这么写的:
初春已至,春姑娘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悄悄地来了,她吹吹西湖,吹皱了一池春水,她踩踩白堤,踩出了一地繁花。
从孤山寺北到贾亭西,无处不夹杂着一丝丝淡淡的春意。美丽的西湖像一位柔情的少女,水波盈盈,荡漾着万种风情。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洁白的云朵仿佛连成了一片,让人分不清到底哪是天、哪是云、哪是水。
几处早莺飞舞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着去占领向阳的树。它们悦耳的歌声,令人心情愉悦;不知是谁家的燕子,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地在空中来来去去,原来这些勤劳的小天使是在忙着衔来初春柔软的泥土,筑成温暖的巢穴。
你看,树上春花初放,地上的小花星星点点,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小草刚刚探出小脑袋,仅没过马蹄,那朦胧的淡绿色,更加点缀了本已美丽的西子湖畔。青青绿草伴着似有若无的花香,让人好似来到了人间仙境,使人飘飘欲仙。
若要说最美,那还是非湖东莫属,和熙的阳光洒满大地,白沙堤旁的柳树袅袅婷婷,柳枝随风跳起了婀娜的舞蹈,美得让人魂牵梦绕,这儿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成为我心里挥之不去的画卷。
把古人精美的诗歌“转化”成自己得意的精彩华章,你说学生能对诗歌易于忘怀吗?
(3)分析对偶句,把握上下相对的特点。具体到上下句,有一个办法值得一提。特别是律诗,大多是对偶句,上下相对,只要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加以分析,也能够“具体入微”的把握诗句。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一联,“谁家”对“几处”,“新燕”对“早莺”,“啄”对“争”,“新泥”对“暖树”,只要逐词逐字分析、把握住上下句的“内在关系”,就能够把诗句记得较为清楚、不容易忘记。
2.“深度审视题干”,规范做好简答题
2.1 对阅读题中的简答题,学生答题往往太过于“简单”,不符合题干要求。如2018年厦门市初中总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第5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
很多学生这么回答: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显然没有按要求(“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答题,是不能得3分的。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2.2 没能把握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不能正确答题。如考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后一问,学生大都回答成: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情怀。学生这么回答是过于笼统的。学生只要通过查找料较全面的了解词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就可以明确这一问题: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这一方法来赏析诗歌、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综上所述,可看出深度纠错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在深度学习[2]古诗歌的过程。包括有:辨析字词、理清思路、把握大意、赏析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了解艺术表现手法等等。不过,“事后修补”总不如“事前防范”来得“主动”些。要防止动辄出现“不该发生的错误”,根本的还在于日常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诗歌中,通过深度体验进而获得对诗歌的理性认识。就是要根据《初中语文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要求来展开教学,即:不但要落实背诵默写,更要“引导领会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情感,指导品析、鉴赏诗歌中富有表现力字词和经典的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和表达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