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0-11-24肖鸿宇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定向模块化模块

肖鸿宇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2003 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统一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 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形成多样化的教学,从此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即为利用学校资源展开拓展类教学,通过生活实践与具体经验的结合,使运动项目更好地结合具体实际。定向运动具有技术特征与趣味性,场地受限也比较少,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方式的研究对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概念

模块化课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主要是把内在逻辑关系紧密联系一起,同时调整教学模式,并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形成模块化的教学课程。而且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都通过模块化教学实现了改革,很多专业的教学改革也通过这种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也使模块化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掌握,对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展开系统科学的划分。

定向运动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其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未能够实现普及,很多学校对定向运动教学依旧不够深入,无法达到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目的。学校通过对定向运动展开模块化的教学,能够把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把教学整体内容进行功能的划分,通过单元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不同的学期进行不同模块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主题的了解,能够在模块教学过程中学习对应的单元知识,而且各个模块知识承上启下,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方向性地学习定向运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并提高学习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强化了自身的识图、用图水平,而且使野外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

2.1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定向运动课程在内容选择的过程中秉承“健康第一”的原则并针对学校的具体环境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对学校中环境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在定向运动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中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利用,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并针对学校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对不同类别的技能模块内容与理论模块内容进行课程的教学。技能模块内容主要包括现场识图、用图技能,定向越野跑技能、险情处理技能与确定正确行进方向技能;理论模块内主要包括定向运动发展简史、定向运动图例的常识、预测与预防危险知识。

2.2 课程教学内容模块构建

2.2.1 设计思路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展开设计,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4 大内容,主要是操场定向实践、找点练习的百米定向实践、校园定向实践和园林定向实践,而且内容模块设计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与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也有适当的交融。同时,因为模块的设计主题不同,学时也更加有针对性,内容的设计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能够确切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并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地形地貌认识的水平得到提高。定向模块内容有着科学的安排,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内按照深入顺序学习,4 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联系,通过学习前一模块的内容,能够使后续模块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也能够保证不同模块的内容都有很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从而保证基础内容与深入内容都能够比较全面地学习,能够把知识理论与实践学习充分地结合,并在学习过程中巩固与提升,使课程目标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2.2.2 各模块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主要分为4 部分:第一部分是定向运动概述与指北针的使用方法、技巧,利用指北针和校园(操场)定向地图进行分组校园定向实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定向运动实践技能;第三部分是定向运动实践、校园定向实践;第四部分是定向运动实践、野外定向实践。具体模块部分的学时安排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而定。

3 实践效果与经验总结

3.1 教学实践成果显著

实践显示,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4 个模块化的教学,在4 学期中通过实践课程,全校参与课程的同学对定向运动的了解更加深入,在具体课堂学习中也能积极地投入,而且当学校组织与定向运动有关的活动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保证活动的质量。学校每年通过举办定向运动比赛,使学生能够踊跃地参与比赛,在各年级都有很好的普及效果。通过相关比赛与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提高,而且也使学习定向运动的推广深度与广度得到了延伸。并且通过定向运动协会的组建,使热爱运动的同学有了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平台持续深入学习定向运动。通过对课程学习效果的总结,选择录取优秀成绩的学生,形成学校内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定向运动队伍,通过参加地区的定向运动比赛,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并促进学生学习相关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定向运动模块化的教学,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3.2 对教师要求更高

定向运动在学校的模块化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使自身定向运动教学的水准得到提升,这也是模块化教学的关键内容。在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于律己,并通过自己的带头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这也要求相关教师对定向运动的理解应更加透彻,教师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来向同学传授知识,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定向运动的实际技能与理论知识。学生能够通过模块化学习,掌握识图分辨方向的能力,而且通过学习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定向运动的练习。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因为教师对定向运动知识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教师的授课水平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定向运动的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情况学习定向运动的知识,并掌握基础的技能,这也是开展模块化教学重要基础 。

定向运动属于新兴体育项目,很多教师对其了解不够透彻。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中的重点就是相关教师水平的提升,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定向运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可以通过相关途径得到提升,如教师参与相关培训。教师也可以通过地区的定向运动比赛来提升自身的水平。通过综合的方式,使教师的定向运动能力得到真正提升。而且通过定向运动的模块化教学,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更加与时俱进,模块化教学也开展得更顺利。

3.3 教学实践离不开合理分工

学校学生人数多,在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授课班级进行有效的组织,这也是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这过程中需要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并运用相关的教学设备,使学习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定向运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分班级教学的方式,并通过分组综合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更有效率。分班级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班级作为教学的单位,教师能够对学校的环境进行利用,并具体结合定向运动的知识进行教学。而集体综合教学主要是通过统一的组织,在同一授课时间,把全校班级分成固定的小组,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并按照顺序进行实践。这样就能够使教学实践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安排的管理,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细致的了解,也能够使定向运动的模块化教学更加有序开展 。

4 结 语

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定向运动的出现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而且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通过模块化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拓宽了体育课程教学空间。定向运动主要教学场所是学校内的自然环境,这使得教学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这也要求在模块化教学中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使模块化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完善,这也将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进步,并促进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定向模块化模块
定向运动的迁移价值研究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