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11-24周浩然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体育教师

周浩然

(上海市嘉定区苏民学校,上海 201800)

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立德树人”首次被写进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恰恰做出了最为诚恳的回答。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观念的人。“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命题,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位,正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道德素质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小学体育学科作为一门以身体素质教育为主的学科,不仅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体育技能与知识,更要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从内而外的提升自己。

1 “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重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虽然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体育课堂的自身特点,深受绝大多数学生尤其小学生的喜爱,学生就是想走出教室放飞天性,尽情活动,如果教师将德育内容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不仅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导致课堂效果大大降低,德育渗透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设计创造出有趣的教学内容,更要将德育渗透自然而然地融入,将优秀的德育品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深入学生骨髓、伴随学生终生。例如,德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团结友爱、共同面对艰难险阻的思想品质,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将这种高尚的情感精神融入课堂,将会是一节十分有趣生动的体育课。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于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小学体育课堂上如何提高德育渗透效果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 “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路径分析

本文以“立德树人”“小学体育”“德育渗透”为检索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上海市嘉定区苏民学校图书馆及网上数据库等搜索方法,大量阅读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德育等方面的书籍,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以上海市嘉定区南翔片区5 所小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0 位体育教师及相关领导就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念、形式、实施、反思进行访谈可知,“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德育教育应先从教师自身做起

调查可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体育教师阳光、开朗、不乱发脾气、可以融入学生。一名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中的教师应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及一颗满怀着爱的心,这些都会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都在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特别是教师细微的师爱品质和师德行为,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师风建设,年轻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工作态度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通过精湛的技艺、崇高的精神、良好的师德推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2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体育与德育有机融合

俗话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小学体育学科的教材内容丰富、种类众多,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可以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调查显示,94%的学生在问卷中指出,通过游戏的形式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并进行反思,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中去。例如,小学二年级教材“跑几步单脚跳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体育教师就可以结合游戏教授学生技能,逐渐提高小皮筋的高度,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决不畏缩的美好品质;并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互相保护帮助,这样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2.3 信息化环境下的体育课堂,德育教育应更加丰富多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非常完美地融入了课堂中,体育课也不应一直局限于操场或者体育馆中。当遇到雨雪或雾霾天气学生不宜在室外活动时,许多教师仅让学生在教室自己看书或写作业,一节35 min 的体育课便这样白白浪费,学生没有学到任何体育知识。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比赛视频。通过观看各类体育竞赛视频,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体育技能及动作,更能切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竞技魅力,体会到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勇于拼搏、积极向上、坚定自信等优良的个人品质。例如,我国优秀的运动员刘翔、姚明等对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对说可能非常陌生。那么,在遇上阴雨天气不便外出的时候,教师可播放一些他们运动生涯的闪光时刻,如刘翔在2004 年雅典奥运会110 m 栏一举夺冠并且追平世界纪录,成为中华民族史上首位奥运会110 m 栏金牌获得者。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图片等向学生介绍黄种人在田径赛场上的劣势,对学生讲解刘翔夺冠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教导学生面对艰难险阻决不低头,只要认真刻苦,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继而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

2.4 德育渗透需要生活化、长期化和系统化

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道德观念,需要漫长的过程和长期正确的引导,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成功的。在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关注课堂上的细节,自然而然地引入体育德育,让德育渗透进体育课堂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使体育教育与体育德育相辅相成,并联系日常生活,使学生对德育理解更深刻,德育学习更有效果。例如,在带领学生练习障碍跑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消防员战士执行任务的情景,让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让每位学生能体验消防员战士的基本行动,体会消防员战士的艰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消防员战士的行动,让学生提高节约用水、安全用电、谨防火灾的意识,更激发学生对消防员战士的尊敬之情与爱国主义情怀。

2.5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德育渗透的效果

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校体育德育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德育教育往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僵硬地灌输给学生,导致课堂过程生硬、不流畅,学生的接受度不高。笔者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领悟、体会德育知识。例如,在地滚小皮球公开课上,笔者利用不断缩小球门宽度,提高地滚小皮球的难度。在练习过程中,每当难度提高时,都会引导学生大声喊出加油,给自己也给同伴鼓劲打气;当同伴挑战成功或者失败时,笔者会教育他们要表扬同伴或安慰同伴。久而久之,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面对挑战,相互之间会相互鼓励,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嫉妒或幸灾乐祸,而是夸奖与安慰。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学生自主体会到了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意志品质,远比教师古板的灌输有效果得多。

3 “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展望

3.1 明确体育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我国目前小学体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民族主义精神、道德品质、公平意识、规则意识、审美意识、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7 个方面。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基本正确,确实能够起到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作用。但是部分内容过于死板僵硬,对细节的针对性有明显不足。教师应明确体育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备课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配合班级整体,抓好细节,进行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针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堂各种突发情况,科学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学习。要树立小学体育教师正确的“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方针。通过提高教师对“立德树人”理解与认识,激发教师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3.2 加强对课堂德育效果的监督与评价,有效检测体育课堂德育渗透效果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没有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一味地走形式主义,只管“播种”,不管“收获”,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学生本身理解领悟能力较低,无法理解领悟教师的德育教育内容。“立德树人”是多方面的,不能仅重视学生德育,更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树立小学体育教师正确的“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方针。通过提高教师对“立德树人”理解与认识,从而激发教师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技巧。充分发挥领导在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中的监管作用。“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应建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长期的监督机制与评价标准,不仅要保证“多播种”,更要实现“大丰收”。

3.3 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凸显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根据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且优化相应的奖励与评价,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意志品质,完善健全的人格。

3.4 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催化剂”作用 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应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媒介,采取更丰富多彩、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对课堂德育渗透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4 结 语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切实做好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从小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多研究教学策略,使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完美渗透,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德育水平。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