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9年我国女子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动态比较研究

2020-11-24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8期
关键词:集训排球身体素质

李 鑫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基本功的作用愈加凸显,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应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素质。身体素质能力不仅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障,而且较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能储备是运动员技术创新的根本。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发展水平,分析训练现状,有利于加强排球训练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有利于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的增强,保证我国排球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参加2016—2019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的1084名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法集训期间对所有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进行助跑摸高、立定跳远、30 m 跑、半“米”字移动等专项素质测试。由于每一年集训专项身体素质测试的具体项目有所不同,如2016年和2017年测试双摇跳绳数量,所以本文选择集训期间身体素质测试共有的项目进行比较,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为本文提供实证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 和SPSS 22.0 数据处理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选取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具有鲜明专项特征,主要包括爆发力、弹跳力、反应能力和腰腹肌力量等。本文选取目前排球比赛较常用、体现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4 项主要指标(助跑摸高、立定跳远、30 米跑和半“米”字移动)进行分析研究。由表1 可见,数据分布差异性显著(P<0.01)。

2.2 我国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动态比较

2.2.1 助跑摸高弹跳力素质在排球运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助跑摸高是反应运动员弹跳力的指标之一。助跑摸高动作包括助跑、挥臂、起跳、落地,同排球扣球、拦网等动作的动作形式较为一致。排球比赛的争夺更多体现在网上,在网上获得了高度的优势就意味着在竞技排球运动中占据了主动权。而网上高度的争夺,不仅由身高高度决定,更多的取决于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从表1 可以看到,2017年参与后备人才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助跑摸高成绩的均值最高,同时出现最好成绩,而2018年和2019年助跑摸高的成绩无论是均值还是极大值、极小值都是4年中最低的。

将运动员的助跑摸高成绩进行分段比较发现,参加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助跑摸高成绩集中在275~285cm。2017年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助跑摸高成绩总体更好,在大于285cm 的区间段比例高,弹跳力突出。2018年参与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助跑摸高成绩更多的集中于小于275cm的区间段,突出成绩者较少。2019年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成绩整体上分布均匀。

2.2.2 立定跳远排球运动中的起跳、拦网等技术动作的挥臂加速提供助力与立定跳远动作十分相近,所以立定跳远能够反应运动员的上下肢的协调能力、下肢爆发力和核心控制力量。通过测试排球运动员的立定跳远指标,可以了解运动员大力扣球、拦网、移动防守时摆臂以及核心、腿部蹬伸能力的发展情况。

由于每年测试项目的不同,2019年没有测试立定跳远,所以对2016—2018年的测试成绩比较发现,参加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均值逐年下降(表1),2016年的标准差大于2017年、2018年的标准差,且助跑摸高成绩集中,差异程度更小,平均成绩的代表性方面其他年份大。进行分段成绩比较发现,2016年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立定跳远成绩大于230cm 的运动员比例更高,但是最好成绩仍出现于2017年的集训中。

表1 2016—2019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4 项主要指标测试

2.2.3 30m 跑排球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30m 跑指标的测试能够反应的是运动员的无氧供能以及快速冲刺能力。观察表1 的30m 跑成绩发现,2016年的成绩均值更好,更具有代表性。2019年的30m 跑成绩均值最大,该年参与集训的排球运动员冲刺能力稍差一些。最好成绩出现在2018年。

对30m 跑成绩分段分析发现,2018年参与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快速冲刺能力较优于2016年、2017年和2019年,有更高比例的运动员30m 测试所用时间少于4.8s。而2019年参与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短期加速冲刺能力较差,更高比例运动员成绩集中在>4.8s 区间。在专项素质训练中应加强反应速度和灵敏速度训练,提高运动员快速启动能力以及快速移动能力,有利于比赛中及时判断、快速移动。

2.2.4 半“米”字移动在排球运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时刻保持观察,根据场上球的变化随时起动、移动、制动或转变方向来进行防守或者进攻。半“米”字移动测试是运动员以低重心、快速步伐变换、迅速折返、制动能力的体现。通过这项测试,可以了解运动员的移动能力、灵敏及速度素质的发展情况。

2019年参加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半“米”字移动成绩相比较差,且差异程度较大,没有突出的运动员。分段比较发现,2018年、2017年比2016年有更多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成绩集中在17~18s,而16~17s 时间段还是2016年参与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比例更高一些。2019年更多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半“米”字移动成绩居于后半段。随着现代排球运动员选材的日渐高大,可能会导致运动员的脚下移动能力受到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们更应注重提高运动员的移动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会更好地促进运动员的后排防守、小球的处理能力。

2.2.5 小结总体来看,2016年、2017年参与我国后备人才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较为稳定,2018年参与集训的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相比前2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而2019年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成绩发展较为平均,没有突出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出现。这可能是由于成绩较好的队伍和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都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的原因。近些年我国女子排球成绩居于世界前列,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备力量的补充,所有成绩只能是昙花一现。世界竞技水平和运动训练水平迅速发展,真正深入到基层的教练水平仍需加强。通过提高教练水平,以促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国排球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弹跳力、下肢爆发力、起动、移动、制动、变向能力在排球运动中极其重 要。2019年 与2016年、2017年、2018年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整体成绩有较大出入,所以要求教练根据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和比赛,在保证成才率的同时,使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在合适的时间得到迅速发展,为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青少年时期的女子排球运动员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教练要根据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有侧重地发展她们的身体素质。仅重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其科学地安排于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中,有条理地实施。

3.3通过对每一年参加集训的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可以了解最新一批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看到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教练应科学、合理地发展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

3.4运动素质之间的良性转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需要各种能量物质,并且各练习之间的动作结构及肌肉工作与实际运动动作相似。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训练发展的运动素质才能相互促进。在专项训练层面的训练方法手段要做到专项化。

3.5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竞赛杠杆等手段推动身体训练工作的深入推进。制定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并在全国训练系统中推广。

猜你喜欢

集训排球身体素质
实习前集训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锻炼
新发现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