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济宁市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20-11-24孙月霞
孙月霞,李 婷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济宁 273165)
时至今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依然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不同形式的体育手段对人的心理健康效益日益被人们发现和重视,近年来体育游戏越来越多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已成为中小学生参与体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体育游戏可以促进中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体育游戏调节学生的学习紧张和压力,促进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变量,探讨体育游戏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育游戏对济宁市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采用成熟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the Mental Heath Diagnostic Test,MHT)对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122 份,回收有效问卷120 份。
1.2.2 实验法以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四至五年级4 个班的120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人。利用2019年3月—2019年6月每周一、三、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外活动时间,对实验组60 名学生进行为期12 周的体育游戏干预。游戏包括人造金字塔、穿针引线、喊数抱团、两人三足行、螃蟹运货、齐心协力、齿轮转、仰卧起坐接力等18 个团体性游戏。对照组按正常教学进行。
1.2.3 数理统计法对所收集的心理健康数据,用ExceL 和 SPSS 22.0 进行处理分析,分析结果使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分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在120 名留守儿童中,监护类型主要为单亲监护的人数为66人,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人数为49人,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人数为4 人,其他监护的留守儿童人数为2 人。有81 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时间为半年到1年的时间,约占留守儿童总调查人数的70%;有31 名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1~2年才回家;还有5 名的留守儿童父母甚至2~3年才回家1 次。
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长时间外出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父母的爱,给留守儿童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2.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前测数据分析
表1 体育游戏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N=120
由表1 知,2 组的留守儿童MHT总焦虑倾向得分均值相差不大,且P值为0.467,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从2 组的各个分量表来看,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得分均值稍比其他几种因子得分高;总焦虑倾向上留守儿童得分均值为57 分,说明留守儿童整体现状在正常心理健康得分值的边缘,处于轻微心理健康问题阶段。
2.3 实验前后测数据比较分析
2.3.1 实验组前后测数据比较分析图1 显示,体育游戏干预实验后,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等因子显著性下降,产生了极其显著性差异。可见,体育游戏明显有助于降低学习产生的焦虑,缓解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因子受体育游戏的影响较小,实验前后的数据相差不大。一方面可能是这3 种因子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体育游戏干预的时间不足以使它们出现下降的拐点。
2.3.2 体育游戏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由表2 可以看出,体育游戏干预后,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焦虑倾(P=0.000,P<0.001)比较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体育游戏可以使留守儿童在游戏中释放自我、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增加了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使得他们的孤独倾向下降。这些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的时候,有了困难向同学求助就变得自然了,学习变得不那么困难,恐怖倾向也会随之降低。对照组并没有进行体育游戏干预,所以对照组留守儿童各项心理健康因子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也没有提高,依然处在亚健康状态。可见,体育游戏干预可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图1 留守儿童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数据比较
表2 体育游戏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N=12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济宁市梁宝寺镇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欠佳,处于轻微心理问题阶段;体育游戏干预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等因子上产生显著性差异,而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因子上的影响不大。
3.2 建 议
适当的体育游戏干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建议学校体育课增加体育游戏的比重,重视体育游戏的实施,将体育课内外紧密联系,让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其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体育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强烈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尽力为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