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乒乓球学练价值与教学要点研究

2020-11-24苏济海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练乒乓球青少年

苏济海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1 青少年乒乓球学练价值

1.1 提高身体素质

青少年通过长期学练乒乓球,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活动范围和运动量会逐步加大,在学练的过程中,青少年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平衡素质等均会得到显著增强。另外,由于乒乓球节奏快、变化多,青少年在学练的过程中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促进了他们神经系统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乒乓球运动以无氧运动为主,因此它还能显著增强青少年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机能。对于患有肥胖症的青少年而言,由于乒乓球运动节奏快、运动量大,因此能有效消耗其机体内多余脂肪,达到减肥效果。对于体质虚弱的青少年而言,可以通过学练乒乓球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1.2 提高心理素质

乒乓球运动的日常学练与正式比赛都可以显著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学中,青少年需要长期、反复、刻苦地学练各种乒乓球技战术,经过长时间的学练,不仅他们的技战术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力。在正式比赛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复杂的比赛环境、强大的对手,青少年必须具有强大的自信心与意志力才能战胜对手、战胜自己。大量的乒乓球赛事实践证明,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当对打双方实力相当时,哪一方心理素质更好,哪一方获胜概率就越大。

1.3 提升思想水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积极贯彻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思想水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发展水平的要求。乒乓球运动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例如,乒乓球日常教学测验能让青少年客观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学习、自我评价与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大型乒乓球赛事中的国际对抗,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荣誉感。日常学练与正式比赛中的团队合作能增强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比赛中的规则约束能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诚信意识等。

2 青少年乒乓球教学要点

2.1 打好基本功

相比篮球、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乒乓运动虽然简单易学,但它包含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知识却非常丰富。对青少年而言,不能有好高骛远的思想,即还没练好基本功就想去练高级技巧、参加大型比赛。例如,有些青少年平击球技术还没练好,就想高抛发球、逆向发球等,这是不恰当的。要打好基本功,青少年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运动特征、运动价值等。(2)从最开始的站位、握拍开始学练,按照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步骤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3)客观认识自己的身体素质、乒乓球基础与运动水平,肯定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该从哪里开始学练。(4)刻苦训练,不能懈怠。例如,王楠、张怡宁、张继科与马龙等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所以取得如今的辉煌成绩,是他们经过多年刻苦训练的结果。若青少年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学练,势必无法提高自己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与竞技水平。

2.2 注重以赛促学

体育教师要以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能力与竞技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组织各种类型的乒乓球比赛,如专门性的比赛、检查性的比赛、实战性的比赛等。运用比赛法的目的是检查教学和学习效果,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等。与传统“灌输式”的讲授法、示范法不同,比赛法突出了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特点,同时尊重了青少年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各类比赛的积极性。另外,比赛法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乒乓球运动能力与竞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勇敢、坚强、自信、诚信、友爱的意志品质与道德品质,这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而言至关重要。以单项技术比赛法为例,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以数量为主的单项技术比赛与以准确性为主的单项技术比赛。(1)以数量为主的单项技术比赛。例如,体育教师组织推挡球比赛:教师将青少年分成若干组,每组2 人。比赛规定1min 内2 人连续不断地推挡球,完成次数多的青少年学生获胜。(2)以准确性为主的单项技术比赛。例如,教师组织指定区域平击球比赛:教师在球台上放置位置不同的2个纸杯,纸杯所在位置根据难度对应不同分值。比赛规定青少年发10个球,发完10个球后总分最高者获胜。

2.3 预防运动损伤

在日常学练或比赛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也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概括而言,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没有做好热身活动;重复练习某一项技术动作(如重复练习挥拍造成手臂肌肉劳损);场地不平整;着装不符合学练要求;学练过程中思想麻痹大意;身体状况不佳依然学练;等等。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有水泡、擦伤、肌肉拉伤、扭伤等。预防运动损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以下3 项工作。(1)增加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知识的教学比重。教师要将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知识贯穿在乒乓球技战术学练的全过程、各方面,引起青少年的重视。(2)教师与青少年都要注重热身运动,做热身运动时动作要规范。(3)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提问、一对一谈话或问卷调查,全面了解青少年在乒乓球学练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包括运动损伤的种类、次数、严重程度等,以便科学制订解决方案。当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后,教师除了及时处理他们的运动损伤之外,更重要的要让他们掌握这些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青少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运动损伤处理的模拟练习。

2.4 注意营养补充

乒乓球运动节奏快、变化多、对抗性强,青少年在大量的学练与紧张的比赛过后,体力消耗会很大,如果不科学、及时地补充营养,很容易导致身体损伤。营养是运动的基础,是青少年学练乒乓球技战术以及进行体能素质训练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乒乓球运动量大,在学练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与能量,倘若不注重运动影响,势必无法进行持久的学练。加上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青少年的视力有较高要求。为此,青少年在平日要注意多摄取含丰富蛋白质、糖与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 的食物。科学、及时的营养补充能有效缓解青少年体内能源抗压力与代谢物质紊乱,从而使其尽快地缓解疲劳,恢复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以下为乒乓球教学中对青少年机体补充蛋白质与糖的要点。(1)补蛋白质。由于乒乓球运动以无氧功能为主,因此需要青少年在平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类(补充动物蛋白质)与豆类(补充植物蛋白质)。补充时需注意,动物蛋白质不能盲目摄取,那样会摄取较多的动物脂肪与胆固醇。补充蛋白质的时间通常在训练后90 min 内。(2)补糖。糖是青少年学练乒乓球时需要补充的重要营养。含糖较多的实物有谷类(小麦、高粱、玉米)与薯类(马铃薯、白薯)。补充时需注意,谷类与薯类食物中的糖类物质类型比较单一,仅依靠这些食物不能满足乒乓球运动的需要,因此青少年可通过运动饮料、果汁或者蜂蜜等摄取糖。补充糖的时间通常在训练(比赛)结束后0.5 h以上、2 h以内,间隔性补充。

2.5 挖掘与培养乒乓球后备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历届国际体育赛事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离不开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青少年是乒乓球后备人才的主体,现如今,我国中小学、普通高校都非常重视乒乓球教育,并将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作为乒乓球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普通高校作为乒乓球后备人才的主要平台,要正确认清当前我国竞技乒乓球运动发展与社会乒乓球运动发展对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客观需求,以“职业化”教学理念加快教学改革与创新,优化课程设计,全力挖掘与培养乒乓球后备人才。在实具体实践中,学校应做好以下2个结合。(1)训练与比赛相结合。比赛不仅是训练的目的,也是训练的依据。因此,乒乓球训练必须从乒乓球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训练内容、选用训练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乒乓球比赛也是乒乓球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一些乒乓球技术、战术以及心理问题,青少年在平日学练中难以领悟,但在比赛中就能轻松领悟,因此可通过比赛使这些技术、战术与心理问题得到提高与纠正。在学练中,教师安排比赛的次数要适度且比赛一般要安排在训练前段。在次数方面,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发展情况适时调整。(2)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解决青少年乒乓球学练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既要关注青少年当下的学习,又要关注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教师不能消极懈怠,忽视青少年在学习中的任何小问题。例如,有些青少年握拍手形不对,教师对其不重视、不纠正,长此以往,青少年就形成了错误的固定手形,再纠正就非常困难了。另外,教师要定期调查青少年对乒乓球教学软件方面(如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硬件方面的(如乒乓球场地、设施与器材)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其他教师沟通,汇报给校领导以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学练乒乓球青少年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乒乓球悬浮术
青少年发明家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