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研究述评

2020-11-24陈慧敏张鸿雁吴本连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实验体育

邱 荣,陈慧敏,张鸿雁,吴本连

(1. 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浙江 湖州 313300;2. 浙江省杭州市闲林中心小学,浙江 杭州 311122;

3.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研究室,北京 100086;4.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提出的。该模式针对中国实际问题,努力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活动和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意志薄弱、活力不够、缺少交往、性格孤僻、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等难题。该模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全国多所学校的实验效果很理想。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对该方面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析。

1 理论研究

季浏教授(2018)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报告中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重点提出要将“三无”体育课改为“三有”体育课,要实现“运动负荷、体能训练、运动技能”3个关键要点,让学生喜爱体育,运动起来,从而达到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增长的目的。章柳云(2018)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提出具有很高价值,需要广大教师细心研究。周东升(2018)指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要灵活多变,尽量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及趣味性;注重课堂氛围的提高,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董翠香(2018)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研讨课的评述中表示,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进行评价就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和理念。首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应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与生活相结合,只要是学生喜爱的都积极采用。其次,学生在技能学习时要学会学以致用,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注重组合技术的教学而不是学会了单个技术。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练习和运动负荷必不可少,要解决练习枯燥乏味的问题,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有趣性和各技术之间的补偿性。教师要积极利用好课堂时间,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夏树花(2018)重点解读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作用和目的,认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提出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该模式也是现阶段最适合的用来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降和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等问题的模式,同时各项会议讨论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看似要求很高,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心率的监测有效提高了运动负荷,课程设计中加入专门体能训练有效增加了运动量。但是“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推广和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积极配合,积极推广“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教育工作者们,要深入理解“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内涵,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终身体育的目标。多采用情境教学法,合理运用游戏和比赛,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喜爱体育学习,综合化地掌握运动技能,自主练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版)》的教学目标中都提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技术教学,不能只顾教而不顾学生的需求,要培养学生兴趣,要让学生能掌握一门技术,各技术之间相互衔接融合,课堂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这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及各位专家、教授的观点相吻合。

2 实验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2016年3月起在全国建立了首批22 所实验基地学校,近5 万名中小学学生参与,开始进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验工作。目前,全国的实验学校已达50 所,实验学生计10 万余名。开展该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先行在基地学校实施这一课程模式,有效改善基地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未来在全国推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为提高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邵子洺(2018年)根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点总结出大密度适宜强度3M 体育与健康课,并对该课程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选取了2个班级,一个是实验班,一个是对照班,分别采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邵老师紧跟“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脚步,亲身实验,课堂心率实时监测,用真实数据说话,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就基本的体质测试项目进行比较,明显发现按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同时测试成绩也显著提高。

要想体育教学改革得到落实,“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效果得到体现,必须要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转变。杨卫化(2018年)运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选取了一年级学生教材“跳跃与游戏”中的某一课时进行了教学展示,课堂内容设计连贯,游戏活动充满趣味性,课堂氛围较好,学生运动负荷与运动密度也达到了要求,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进行体育教学,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中都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活动,课后还继续讨论课上的学习内容,说明学生很喜欢“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结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要求,长期发展与运用后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的几大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利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是可行的。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即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徐伟伟和丁元江(2017年)通过解读季浏教授的构建与思考后,选取了范芳明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为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为乒乓球,从4个方面对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模式进行解析,分别是细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健身价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共同实现培养学生喜爱体育、喜爱运动,达到身心健康的大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可实现性,选择和设计学生喜爱的内容。教学方法要合适,尽量丰富多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也极为重要。重点融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4个关键要点。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改革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学习改变的过程,可以多多观看实验学校的公开课、优质课,学习其精华和独到之处,慢慢学以致用,并演变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后,很多学校对该模式进行了解读和实验研究,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实验效果非常显著,学生课堂兴趣饱满,技能掌握水平增长,学生健康体质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时对教师的教材教法素养、教学水平的高低提出了要求。

3 研究述评

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水平普遍不高,课堂的运动负荷远远不够,课堂模式的创新性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缺乏等因素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季浏教授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虽然要求很高,但经过实验研究可以实现并且实验效果显著,如果每个体育教师都认真学习和领会该模式及体育课程新理念,把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和健身育人的理念内化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中国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降”“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和“学生学习体育多年却不能掌握一项技能”的三大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4 未来与展望

国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创新较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体育课程教学都是以学生健康为目标。目前“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中小学的研究应用较多,对高校学生、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几乎没有,对公体大学生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是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今后值得在高校中进行该模式的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体育课实验体育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我们的“体育梦”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