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1-24王誉博成都体育学院
王誉博 成都体育学院
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中国人对健身需求的侧重点也在改变。20世纪80年代是以健美为主的形体俱乐部;90年代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健身中心;21世纪以来大型商业健身俱乐部成为社会的发展焦点。但近年来,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盲目扩张使俱乐部数量激增,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许多健身俱乐部都面临生存危机。此外,健身俱乐部在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是致命的,加速了自身的破产,因而提出俱乐部未来发展的对策迫在眉睫。
一、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组织机构
总经理负责制:(1)运营部——负责俱乐部管理监督和各项工作的协调安排(前台、收银、保洁、维修、便利中心)。(2)会籍部——制定俱乐部月销售业计划并确保实现(会籍销售、会籍顾问团队管理、会员信息收集)。(3)教练部——体现俱乐部专业健身水平,提高会员健身质量(会员健身服务工作、组织健身课程的开发、制定会员专业的、人性化的健身计划)。(4)财务部——保证营利性健身俱乐部正常运行。(5)人力资源部——能够推动健身俱乐部运营和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人口的总和.
二、商业化健身俱乐部在我国的各发展阶段
真正意义的商业健身俱乐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将近 30 年,这其中的主要经历我们可以大致分为 3个发展阶段:
第 1 阶段(1980-1990 年):发展的萌芽阶段。
其表现为:商业化健身俱乐部多分布于东部沿海的各发达城市,其主要特点是投资量较少、场地规模小,门店数量多,而客户人群大多为18至20岁的年轻人,服务主要为男性群众提供,主旨是强调体型塑造,雕刻肌肉线条,这也是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在发展前期的最明显特征,也正是健身产业在我国扎根萌芽阶段。
第 2 阶段(1990-2000 年):初步发展阶段。
其表现为:俱乐部的商业运作范围从东部沿海的各发达城市逐渐扩大至全国各地,小型健身俱乐部兴起,门店连锁模式诞生,开始打造健身品牌,健身项目从单样撸铁逐渐多样化,商业市场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其标志性事件为1995 年国务院为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所颁布《全民计划纲要》。
第 3 阶段(2000 年至今):极高速发展阶段。
其表现为:市场体制不断的改进,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外的健身俱乐部品牌开始进驻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断引进和开发多种新型健身项目及健身设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并且专业化的培训系统程序和认证系统程序趋向完善,同时健身俱乐部的管理经营的问题以及各类纠纷涌现,机遇与挑战共存。
三、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概况
我国健身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缓慢,健身俱乐部整体规模较小,设施较落后,参与人群少且多为年轻人。在兴起的全民健身浪潮推动下,人们的各类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健身逐渐称为一种时尚。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地区分布不均,水平也不一。
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大型商业健身俱乐部较多,配备有先进的健身器材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而西部地区则以中小型商业健身俱乐部为主,健身场地较小设施较落后,专业水平低。
(二)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健身服务同质化极其严重,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内容过于常规化,训练模式单一,对会员消费者没有吸引力,产品核心竞争力低,缺乏独特性。)
(2)教练员门槛较低,专业服务质量不高。(教练员专业能力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进而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健身俱乐部的低信任态度。)
(3)实行会员制度中,急于追求短期利益。(会员保有率的短期性和用户的低黏性会影响发展的趋势。)
1.我国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盲目复制,投入密集,属于低水平重复。
(2)市场定位不合理,不准确,项目结构失衡。
(3) 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
(4)经营内容单一,手段落后,缺少营销和品牌意识。
(5)居民消费习惯也制约行业的发展。
2.新冠疫情后各健身俱乐部所即将面临的问题
(1)防控风险大。(室内场馆中人员的密集程度较高,运动中面临的是较为封闭、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差的环境,从而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上风险较大。)
(2)资金压力大。(疫情期间,商业化程度高的健身俱乐部因长时间停业将会使门店承受租金支出和人力成本的双重资金压力放大,现金流压力面临断裂的风险。)
(3)会员黏性不够,专业性人才流失大。(由于疫情影响,健身俱乐部门店长时间关停,造成老会员的活跃度和黏性不断减弱,不利于会员客户在后期的续费,从而极大增加了实体门店的经营压力。以及教练销售等岗位收入将断层式大幅减少,工作人员的去留也就成了首要问题,没有稳定、专业的陪练人员,客户对在俱乐部消费的体验感下降或成恶性循环。)
四、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未来发展趋势
1.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目标群体。
当前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是与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很多建筑施工当中因为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对现场的消防区域划分不准,相应的消防器材等无法安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安全施工管理失衡。还有很多作业人员无法准确操作机电设备以及设备断电,提升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影响到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
2.提高教练员专业性,提高服务水平。
3.实现会员精细化管理,引入管理系统。
4.指定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建设。
(二)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1.投资将呈现多元化。
2.经营模式呈现连锁化。
3.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突显。
4.中高档健身俱乐部增多。
(三)新冠疫情后健身俱乐部商业化的发展新趋势
1.我国的健身行业的市场环境正在加速变化。
2.高质量的技术服务需求将被提升到新高度。
3.健康功能可能成为未来健身俱乐部的竞争方式。
五、健身俱乐部对顾客的服务意识
(一)健身俱乐部客户及服务意识
1.区分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
2.会员是员工服务的对象,是俱乐部真正的“老板”。
3.会员有权选择认为满意的俱乐部,所以满足会员的合理愿望就是员工必须努力的方向。
4.会员即是“上帝”。
5.会员总是对的。
(二)健身俱乐部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
1.员工是俱乐部的核心。
2.培养员工对俱乐部的认可度避免人才流失。
3.感情都是相互的,只有让员工拥有幸福感,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4.良好的工作氛围更有利于工作的高效进行,树立品牌文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六、对健身俱乐部的修改建议
1.打造健身俱乐部的品牌。(提高产业的质量、企业的服务、企业的文化;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优质的课程内容、健身场所环境整洁、保障的设备安全以及高效的服务意识等。)
2.由于疫情影响过后,身体健康将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焦点。(保证环境舒适度、要增加对顾客的关注。)
3.需要做好公共卫生,增加健康服务。(给顾客营造一个安心的训练环境。)
4.提升俱乐部的服务质量。(树立起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健身服务体系、技术与服务质量标准。
包括:整洁的服务环境、内容充实的服务项目、专业化程度高的服务设备、服务人员的高素养、充分的时间保障、安全保障、服务补救等。)
5.可以进行线上线下运营方式的融合。(尽可能的为会员提供不受时空等条件限制的便利服务,充分实现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与会员消费者需求的无缝对接。)
七、结语
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者须正视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不可只追求短期利益至俱乐部长期发展于不顾,着眼于长远利益才是最明智的。此外,需明确目标定位,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性、对会员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及对服务质量进行保障等手段提高俱乐部盈利能力。相信未来我国健身俱乐部市场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品牌效应且能够长期发展的商业健身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