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整合研究
2020-11-24胡在东
文/胡在东
在互联网平台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就业理论进行整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将有效提高就业教育的效果,既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就业理论、排遣因就业压力而带来的心理不良情绪,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1]。
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是就业课程中的关键一环。若想要有效地将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传达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最有效、便捷的路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学生的思想高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受市场经济以及外来不良思想的影响,崇尚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而这些都是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之一,也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合理应用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就业。在这一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的就业形势,为学生给出针对个体情况的相应建议。
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就业理论的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可以为学生就业后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课堂与就业理论得以更好地融合,给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就业理论具有同质性,因此,在新时代,学校教育应在单一的技能培训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理论整合起来,这不仅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更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
一、整合路径探析
(一)整合教育机制
在对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进行整合时,需要将本项内容纳入到高校党政领导的工作职责之中,要将这两方面的教育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真正形成“党委领导一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级抓、全员齐参与”的“大政工”机制。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为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更能理解学生的内心烦扰,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毕业生在就业这一人生重要转折点中顺利成长。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向学生传达“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要让学生明白,我国就业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人们满足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将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整合的教育机制,能够明确各教育岗位人员的责任,使得思政教育与就业理论教育变得更具效率。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更能够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感受人文温暖,而运用互联网平台可以使教育机制整合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捷,使得就业理论更加完善。相比于单一的教育模式,双向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就业的帮助更大。
(二)改善教育载体
改善教育载体就是要拒绝枯燥的说书式教育,要以“生动活泼”为主旨,让学生对于课程不再感觉枯燥无聊。通过改良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和就业理论的载体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使得双向教育变得更令学生接受[2]。在改善教育载体过程中,要注重创意以及创新,比如创新教育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感情融入其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校园网络,通过网络技术方便学生在网络上讨论问题,使得教育的覆盖面变大。
在互联网平台的辅助下,教育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全新的信息化技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形成整体性。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更强调内在修养自律,而就业指导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外在约束,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在功能上以自己的优势弥补对方的劣势。
对于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侧重点。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主要需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性,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校园生活有着很大帮助[3]。而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让他们了解当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并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尽管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应做到全程化。学生学习先进思想理念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整体化可以使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的整合过程变得更加完善,而载体的整合使得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整合后的课堂模式变得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也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周边环境,使思政课堂能够更加被学生接受。
(三)优化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课堂和就业理论的整合应该体现如下四点内容:包容性、多样性、主导型、渗透性。
首先,授课方式要充分发挥包容性,授课时应该更加贴合社会实际情况,令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不同学生存在的思想区别要做到包容,要知道多样性是人之本性,必须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人思想的多样性,并帮助学生摒弃不良思想。这一过程中,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来建立交流通道,针对学生个人问题“对症下药”,并积极解决,从而保持正向思想的多样性[4]。
主导性是指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法治思想、坚持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可以说,主导思想是学生思想的基石。
渗透性。相对于言传来说,身教更为重要。实际上,学生并不愿听教育者怎么说,而是更愿意观察他们怎么做。若想做好教育者的身教工作,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理论教育的学习时进行互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整合教育队伍
整合出一只具有政治强、作风正、教育能力强、专业水平过硬的教育队伍极为重要。要将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的教育团队进行统一的整合,实现理论共享、资源共享。在整合的同时,还要建立起良好的融合机制,即:相互合作机制、岗位流动机制,不应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更应注重熟练使用互联网平台[5]。此外,还要完善教育团队的选拔机制,提高团队的竞争机制。要对教育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保证其业务水平,要对国家相应政策、政治教育知识、学生心理知识都有所了解,并不断优化教育团队的人员构成。
(五)将教育融入家庭
课堂是将思政课堂与就业整合的主要方向,但是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教室,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来说,家庭的影响大于学习,对于学生思想的转变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
为了贯彻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相整合的教育方针,教师应该时常同学生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树立思想观以及在就业时面临的压力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应该与子女加强交流与沟通,不应形成过度的权威式教育。也就是说,家长要放下身段,站在子女角度上与之沟通,对于子女的事情也不应一概包揽包办[6]。同样,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拒绝溺爱式教育。大多数的毕业生存在很强的依赖性,这就是溺爱式教育造成的后果。因此,家长应让子女有足够自由的空间、让子女学会承担责任。
应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父母建立便捷的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家庭中,家长要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还要做好与社会、学校的协调事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
二、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机制、载体、方法、教育队伍以及学生家庭环境这几方面的分析,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理论整合起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更能适应当下就业形势、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将思政课堂与就业理论的整合,是为社会输送一批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和健康思想品行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