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少儿足球的困境与解决方法初探
2020-11-24王浩东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王浩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一、前言
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后,中小学层面的校园足球几乎空白。近年来虽有回升,但仍是九牛一毛。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全的重视起中小学的足球发展和培养,不了解中小学在为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为其提供后备人才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表现。
纵观世界足球强国,要想在足球界保持自己的地位,无不重视少儿足球的培养。目前,我国关于少儿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足球课训练规律和课外训练规律还不完善,而少儿足球课的教学训练又是最基础的部分,这个部分的学生接受教学训练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他们的上限,直接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未来和希望,所以不得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向老师家长学生发放问卷,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再根据对专家进行访谈全面的了解本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从他们对周围环境以及生活风俗习惯等因素对西安市少儿足球发展的影响做了简明分析,同时也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
(一)足球理论及文化知识普及度不够
当前形势下,西安市小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主要方式只有体育课,训练乏味,形式单一,缺少足球文化知识传授,缺乏足球基础知识、足球专业知识。应加强文化建设,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足球知识,例如足球的起源发展等。
(二)家长对足球开展制约的因素
通过对西安市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不支持的家长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8.1%,反对态度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12.5%,据了解发现不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怕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其次是因为足球比赛运动量大,有身体对抗,怕产生意外对孩子们的身心造成伤害。且有许多家长对于足球运动不够了解,认为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前景不好。同时过于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学训观念。
(三)课外校队训练不完善
西安市每所小学都有着自己的队伍,但是大部分都还没有形成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计划,学生们进行足球活动时大多是自娱自乐,然而在孩童时期,孩子们的悟性都特别高,正是学习进步的时候,如果这个阶段缺乏有效的指导,阻碍的是孩子们的发展。另外,许多小学只有比赛时期,才把校队组建起来进行训练,应付上级的要求。
(四)师资配备不健全
当前的体育教师,特别是足球专业特别缺乏,而且每个老师的足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历方面也是本科居多,大多数体育教师不是足球专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足球教学指导,而学校为了应付国家要求,形成了“赶鸭子上架”的局面。造成了许多体育教师在足球教学中缺乏实战经验。参与足球校队训练的教师没有补贴,难免会出现消极现象。
(五)场地设施对足球开展制约的因素
目前西安市小学足球运动场地均为人工草坪,由于学校面积限制,多数足球场地不标准,有些甚至不符合比赛标准。学校足球场地的破损率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其维修周期普遍较长,有的达到四年以上。足球特色学校与非足球特色学校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距。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不管是在体育课中还是足球队的日常训练中,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学生如何积极地自觉进行足球活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注意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少年儿童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所在,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只有解决了这一点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在少儿阶段,兴趣往往是孩子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孩子们容易沉浸在游戏过程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足球,感受到足球带来的魅力与快乐。
(二)改变学生家长对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态度
足球想要真正的深入人心,必须争得家长、教师、领导等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明确自己表示喜欢足球运动,但还是有不少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踢球,应当增强家长对足球的认识,增加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时间,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学习与体育锻炼中健康成长。
(三)不断完善场地器材配置与维护
场地器材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是体育教学所面临的特有问题。首先要合理的安排足球课程,年级与班级之间相互错开,确保教学开展的同时,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其次寻求赞助,以体育比赛为契机寻求赞助商,赞助商达到了宣传的目的,也给学校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器材和奖品。最后科学管理,及时维修。体育教师要加大对场地器材的维护维修,建议学校制定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争取资源使用寿命最大化。
(四)提倡“快乐足球”的理念,合理培养足球后备人才
提倡“快乐足球”的理念,合理的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我们不能否认,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之一的足球,要坚持快乐足球,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