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4黄俊琪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黄俊琪 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篮球是一项极具韧性的体育运动。球员必须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才能帮助教练制定贯穿比赛的战略布局。青少年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因此,详细分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体能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健身运动发展的关键时期。现阶段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有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为提高专项素养奠定基础。同样,长期、系统的体能训练方式是高韧性训练和比赛的保障,也有利于队员保持长期、乐观的心态,创造优异的成绩。改进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确保他们继续发挥精湛的技术和战略水准,也是适应当代篮球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
(一)对体能训练掌握不全面
现在很多教练对体能训练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对体能训练重视不够,经常进行战术训练,但缺乏体能训练,缺乏体能支撑点,战术难以呈现连续性;二是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相分离。当代篮球运动对抗激烈的现状,明确规定了体能与战术双管齐下。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牵制,但很多教练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二)体能训练、手段单一
影响训练预期效果的因素是训练方法和负荷。训练方法建立身体接受血液的部分,负荷水平影响某个位置的兴趣水平。实践中发现,少儿队员的训练方式单一,训练方式枯燥乏味,不符合年龄段的训练特点。比如速度训练用长时间的折返跑,耐力训练用慢跑等。训练分配的内容、时间、频率和间歇时间没有明确的定义。如果没有正确选择训练方法和科学安排负荷量,队员的身体素质就无法得到合理的提高。
(三)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目的性
青少年自身标准、运动能力以及对训练任务的适应能力不同。基于这种差异,教练员要详细把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内容和负荷分配,确保每个队员都能获得应有的训练抗压强度。然而,计划不周、训练不规范等问题是当今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能训练方式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四)缺乏训练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目前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监督,只是基于队员的主观体验,缺乏对训练数据信息的量化指标收集和分析。导致无法获得对训练效果的合理反馈,缺乏关于如何调整培训的具体指导。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对策
(一)遵循科学的体能训练原则
现阶段,教练要改变片面的意识形态,就必须遵循体育训练的科学研究标准。(1)系统标准。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从浅入深,从内容、比例、方法、负荷等系统分布进行有效统筹,不断进行训练,确保队员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峰值状态。(2)全面标准。青少年正处于运动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为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3)综合体能训练与一般体能训练的融合标准。按照一般训练与重点训练紧密结合的标准,科学安排训练比例,将体能训练与策略紧密结合,显著提高运动员的体能锻炼水平和巅峰状态。(4)坚持实事求是的标准。教练员需要从训练目标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进行具体考虑,科学分配体能训练的内容、负荷和抗压强度,使体能训练的实际收益最大化。
(二)探索多元性的体能训练
根据发展趋势,针对运动员不同的运动素养规定,设计不同的体能训练法,使训练内容适合特定要求,如在场地折返跑、快攻训练、快节奏防守项目、快速跳跃训练、中长距离变速跑、手腕能量训练都是非常好的训练。教练员科学安排合适的训练抗压强度和负荷,让每个运动员都参与进来,提高身体各项健身运动质量。
(三)优化训练方案,提高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首先,教练员要着眼大局,根据赛事任务制定全年或大周期的训练分配,有效设定体能训练的比例,按计划进行训练。其次,青少年运动员通常有不同的身体标准。因此,教练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有效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和抗压强度,最后,注意训练后的整个修复过程,根据按摩释放压力、肌肉拉伸等加快修复,不断加强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四)完善体能训练的评价与监测体系
如果训练过多或训练不当,将无法维持训练的实际效果,甚至可能对人体造成运动损伤。改进对体能训练的评价和测试,教练员应选择合理的指标值对运动员的体型、身体机能、体能和运动素养进行记录和评价,并不断优化训练计划,以达到长期提高球员身体素质水平的目的。
四、结束语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符合战略布局规定,防止受伤,这也是球队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积极寻找合理的改进对策,立足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结合篮球竞技体育的要求,有效开发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