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影响

2020-11-24马程浩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腿法护具计分

马程浩

前言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开始,世界跆拳道联盟(World Taekwondo)开始在重大国际赛事中应用电子护具。2012年伦敦奥运会使用了电子护具和普通头盔,2016年里约奥运会使用了电子护具和电子头盔。与此同时,跆拳道竞赛规则也进行了几次改革,特别体现在配合电子护具的计分方式以及场地设置上,从而增强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使得比赛更加符合“公平公正”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护具在跆拳道竞技比赛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以及探讨电子护具及新规则下的训练对策。

1 跆拳道运动

跆拳道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朝鲜半岛,它的前身是朝鲜民间的各种技击术。在跆拳道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中,糅合了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等东亚武术精华,“跆拳道精神”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经过艰辛的努力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今日风靡世界的跆拳道运动[1]。

然而,在古代朝鲜的典籍中,并没有“跆拳道”一词。追根溯源,在古代朝鲜的各种技击术中(如手搏、跆跟、角抵、托肩、手癖打、手臂打、唐手、拳白等)能够看到现代跆拳道运动的雏形。“跆拳道”这一名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是由现代跆拳道的先驱整合朝鲜半岛的各种技击术而统一的称呼。

跆拳道(英文:TAEKWONDO),是以手脚技术为进攻武器,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基础,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格斗对抗性的现代体育运动[2]。经过跆拳道技术的修炼和“跆拳道精神”的熏陶,可以使练习者在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

现代跆拳道运动主要是由竞技跆拳道和品势两部分构成。跆拳道品势是以技击动作的攻防进退为素材,通过特定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排而成的练习形式,是进行跆拳道格斗对抗训练的基础。跆拳道的品势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基本品势有太极一至八章和八卦一至八式;黑带修炼品势有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汉水、一如。跆拳道竞技比赛主要以腿法为主,双方运动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是跆拳道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奥运会跆拳道的比赛内容。

2 竞技跆拳道及新得分规则

2.1 竞技跆拳道

竞技跆拳道是由运动员双方按照竞赛规则进性实战对抗从而决出胜负的一种运动表现形式[3]。竞技跆拳道是跆拳道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运会等各大赛事的正式比赛项目。竞技跆拳道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一样,是为了取得最佳运动成绩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及比赛。在所有类型的跆拳道比赛中,竞技跆拳道比赛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其中各国最为重视的是奥运会的竞技跆拳道比赛。

2.2 竞技跆拳道比赛新得分规则

现代的竞技跆拳道比赛主要以腿法技术为主,拳法为辅,并且只能以有效进攻技术攻击对方腰部以上的部位,拳法可以用正拳攻击对方身体护具包裹的部位。竞技跆拳道比赛总共进行3局,每局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如果3局比赛结束后双方分数持平,休息一分钟后进行第4局时长1分钟的黄金加时赛。

竞技跆拳道比赛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比赛观赏度和利于推广曾经多次修改竞赛规则,这里以2018年最新竞赛规则为例。新得分规则规定:正拳击中躯干部位得1分;有效腿法踢击躯干得2分;旋转踢击技术击中躯干得4分;踢击技术击中头部得3分;旋转踢击技术击中头部得5分;运动员犯规,对方选手得1分;比赛的最终成绩为3局比赛的分数总和。

在竞技跆拳道比赛中获胜方式有9种,分别为:主裁判终止比赛(RSC)、比分获胜(PTG)、分差胜(PTG)、黄金得分获胜(GDP)、优势判断获胜(SUP)、弃权胜(WDR)、失去比赛资格胜(DSQ)、主裁判员判罚胜(PUN)、不符合体育精神而失去资格(DQB)。

3 电子护具在竞技跆拳道比赛中的应用

跆拳道比赛计分引入电子设备之前,大部分比赛是靠边裁用纸笔或举牌等形式进行打分。直到1990年后,跆拳道比赛开始使用电子打分系统,主要靠边裁通过手动按钮来给运动员打分。在使用电子护具之前竞技跆拳道比赛主要通过裁判计分的方式,而这种计分方式在跆拳道比赛中很容易形成误判以及受到裁判主观判断的影响。随着跆拳道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发展,特别是竞技跆拳道比赛在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单纯的裁判打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运动的发展需要,更加客观公正的打分系统需求愈加迫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世界跆拳道联盟(World Taekwondo)在2005年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对电子护具进行评估。经过一系列针对电子护具的实验、评估和测试,LaJUST电子护具在2006年9月通过世界跆拳道联盟认证。随后,世界跆拳道联盟(World Taekwondo)宣布在2009年10月哥本哈根举行的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上正式使用电子护具,标志了电子护具在世界重大跆拳道竞技比赛中使用的开端。

2012年伦敦奥运会使用电子躯干护具和普通头盔;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使用电子护具和电子头盔。在竞技跆拳道比赛采用电子护具后,形成了以电子护具为主,手动计分为辅的计分形式。在最新的跆拳道规则里规定:有效得分应主要由电子计分系统判定,拳法技术和转身技术所获得的额外分数通过边裁手动计分判定。

4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影响

4.1 电子护具的使用增加了跆拳道比赛的公平性,更加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电子护具作为竞技跆拳道比赛的重大变化之一,对提升比赛的公平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长期以来因为裁判判决的人为因素而产生争议的现象,让跆拳道比赛更加公正与客观。电子护具的使用符合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公平竞争”精神,在新规则变化后更加贴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2009年电子护具被采用,世界跆拳道联盟(World Taekwondo)主席赵正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非常尊重奥运会的‘公平竞争’精神,一直以来我们和奥委会共同努力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和奥林匹克精神更加一致,可视化和更加公正的得分系统将会提升竞技跆拳道比赛的标准,我们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可以说,电子护具的使用符合奥林匹克精神,极大的增加了跆拳道在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4.2 电子护具的使用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近年来,跆拳道运动面临来自其他武术类项目的竞争,比如空手道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在商业格斗赛事上迅速发展的综合格斗(Mixed Martial Arts)。面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外来竞争,世界跆拳道联盟(World Taekwondo)在竞赛规则、电子护具应用和竞赛场地设置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变化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加技战术运用的多样性,高难度动作使用率,以及提高比赛激烈程度让比赛更具观赏性。

4.3 电子护具的使用对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的影响

2009年竞技跆拳道采用电子护具以来,比赛的公平公正得到了提升,技战术也随之产生很多改变。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应用后,击头技术和旋转进攻技战术的优势明显。在比赛中应用较多的为:阻截性腿法(推踢、侧踢、后踢)、前腿腿法、后旋踢、横踢击头、勾踢击头以及单腿连击等动作。

在传统护具比赛中,比赛中的击打效果主要通过裁判来判定,得分也主要依靠横踢和下劈等技术动作为主,技战术相对比较单一。在采用电子护具和新规则变化之后,各种创新性技战术应运而生,在技术运用上更加灵活多样,运动员在赛场上更加积极主动进攻,在分数判定上也更加公平公正,大大提升了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水平。

5 电子护具及新规则下的训练对策

面对电子护具的使用和新规则的变化,可以运用以下对策:第一,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第二,加强基本功训练,技战术的运用只有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第三,加强针对头部的攻防训练,以及旋转进攻技术的运用。第四,使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战术变化。第五,通过参加比赛使运动员熟悉电子护具的特性以及新规则下技战术的应用。第六,根据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阻截性腿法(推踢、侧踢、后踢)、前腿攻击腿法、高位及旋转腿法的训练与应用。

6 结语

电子护具的应用是竞技跆拳道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运用高科技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在众多格斗类体育项目中,跆拳道率先采用电子护具并对竞赛规则进行改革,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电子护具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熟练传统护具技战术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得不对新的电子护具进行一些技战术变化,电子护具本身敏感度的技术性问题,以及在一些比赛中由于电子头盔面部正面没有感应器而导致踢击没有得分等。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护具计分系统的不断完善、新规则的不断改进,以及跆拳道参与者对电子护具熟悉度及认可度的提升,电子护具的采用将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腿法护具计分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变化、创新与体系构建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岸上容易水里难
基于类别水平的多级计分认知诊断Q矩阵修正:相对拟合统计量视角*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基本腿法解析
散打防守反击中的腿法运用研究
护膝紧身裤并非运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