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0-11-23任小行

经营者 2020年20期
关键词:提升素质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

摘 要 近年来,在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图书管理已经是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由于一些管理人员长期受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影响,难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给顺利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本文对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提升我国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工作人员 提升素质 有效路径

图书馆作为一个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具有庞大的藏书量,由于部分群众对图书馆书籍管理路径不熟悉,导致其在寻找和借阅图书时无法顺利找到所需的书籍。作为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日常的书籍管理工作,还要帮助人们顺利地完成图书借阅的程序。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助于为社会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文化资源服务,还有助于促进我国图书馆长足稳定发展。

一、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一)图书管理人员结构复杂

由于很多图书馆忽视管理人员岗位的重要性,认为这个工作岗位无关紧要,因此在选择管理人员时不加以重视,导致目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图书馆领导对管理岗位缺乏重视,没有合理设置岗位,其管理水平较低,忽视了维护图书馆书籍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图书馆的领导为了缩减图书馆的管理成本,在选拔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往往任用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管理人员。由于这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培训,只是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其在工作中无法充分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工作态度极为不端,在管理时常常敷衍了事,极度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1]。

(二)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图书管理人员严重欠缺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或者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其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岗位的认知度不高,认为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只是涉及图书清洁、书架整理、图书清点以及书室日常保洁等内容。只有在学者寻求帮助的时候才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以及主动服务的热情。这种被动式的服务让广大学者的体验感极差,大大影响了其借阅的心情。

二、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较高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图书馆作为人流较大的场所,每天需要迎接大量的学者前来查询书籍和借阅书籍,可想而知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多么繁重,因此,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为众多学者提供优质细心的服务。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善于表达,更要善于与各种不同的人交流,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帮其适当地释放工作压力,使其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二)较高的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高效地管理图书档案,图书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想让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图书馆领导对图书管理岗位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该岗位的重要性,积极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图书管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可以充分掌握当前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操作技能,为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增强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步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各项管理技能的熟练掌握,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服务质量[2]。

三、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思想素质以及职业素养

图书馆领导要意识到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对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要明确图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遵循图书馆服务理念,确保为广大学者提供更优质、更周到的服务。其次,要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其必须忠于职守、实事求是、乐于奉献,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还要倡导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中时刻保持阳光自信的心态,增强图书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可,使其充分認识到岗位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服务意识。

(二)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交际能力,有助于顺利开展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相应的培训教育,可以为其提供健康的心理保障。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结合脑力和体力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与众多学者的接触,了解其对图书的需求,然后帮其收集和找寻相关的信息及资料,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或者研究任务。在找寻书籍和文献的过程中,有些学者会寻求图书管理人员的帮助,帮其完成查找工作,而有些学者更喜欢自己查找相关资料或书籍。因此,图书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需要针对学者不同的心理诉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面对无理取闹的学者,图书管理人员要端正态度,理性对待,积极引导其排解消极情绪,用一颗包容宽大的心迎接各种挑战,不仅有助于其提升自身的人际处理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3]。

(三)加强专业培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需要引进大量先进的管理设备,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顺利开展工作。目前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不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图书馆领导应该积极组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人际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能过硬以及人员流动小的图书管理团队。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助于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熟练地掌握对图书档案的管理操作。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奖罚分明制度,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从而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工作表现较差的员工,先要与其沟通,查找其工作状态不佳的原因,给予其针对性的引导,帮其重新树立工作的自信心,切记不可盲目批评;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能力,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完善岗位管理机制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顺利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应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端正其工作态度。要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完善岗位管理制度,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由于长期受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员工消极怠工,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对开展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同时又因为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无法将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使得有些工作无人负责。因此,为了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优化相应的岗位管理机制,增强岗位的竞争性,明确岗位职责划分,确保将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4]。

四、结语

图书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图书馆长足稳定发展,必须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通过完善岗位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其专业培训,才能确保其工作质量的提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任小行(1965—),女,山东烟台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读者工作、阅读、情报、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升等。]

参考文献

[1] 刘成文.浅谈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J].区域治理,2018(25):91.

[2] 孙立峰.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研究[J].记者观察(下),2018(21):133.

[3] 叶小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8(47):24.

[4] 魏红霞.图书资料管理规范化路径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5):185-186.

猜你喜欢

提升素质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
艺术监督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工作能力
浅析新常态下政工干部如何做好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研究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浅论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重视数学思维培养,增强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