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及能力提高研究

2020-11-23焦健

经营者 2020年20期
关键词: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

焦健

摘 要 作为全球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我国对矿产能源的需求长期位列全球第一,多种能源、矿产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近一半。由于“资源在外,市场在内”的长期供应格局不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手段,从资源国获取资源是我国采矿业发展的确定性趋势。因此,提高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是我们面对的长期课题。基于矿业行业的基本规律,本文从迈克尔·波特成本领先竞争理论视角出发,利用矿业成本分析框架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对提高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进行整体分析。与此同时,基于北欧经济学派的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对我国采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实例进行考察。

关键词 采矿业 对外直接投资 成本领先 企业 国际化

一、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推动企业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采矿业企业的共同战略方向之一。在经验积累、风险事件应对等方面,采矿业具有超过本行业范围的普适经验。在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且日益成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背景之下,对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从规模上看,采矿业是我国对外投资中占比最大的行业之一。《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1]显示,2018年采矿业对外投资并购数量达27起,总金额91亿美元,占我国全行业对外投资并购总金额的12.4%。从总金额上看,采矿业为第二大行业,仅次于制造业。因此,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高低对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是与其他行业相比,采矿行业走出去的时间相对超前,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工业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先行业。以日本为例,日本大型综合商社对油气和矿产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日本大型综合商社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其经营能力,为后续制造业及信息产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2]。我国的实证经验也验证了这一情况。200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将四类项目列入“境外投资股本贷款重点项目”,其中“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为第一类优先支持项目。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资源类企业成为最早一批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并购试水的企业。

三是采矿业企业由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属地化和国际化经营经验丰富,应加以系统研究。由于全球能矿资源分布的广泛性,采矿业企业需要面对资源民族主义、政府寻租、资本管制、属地化雇员能力问题、当地社区民众干预、极端环保主义干预、工会不合理诉求、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风险因素。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上述外部要求和挑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采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提高。

二、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采矿业企业在全球重点资源国家均有布局,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以铜为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境外铜资源开发布局陆续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约20家企业在境外实施了约47个铜矿开发和铜冶炼项目,我国企业在境外控制的铜资源量超过1亿吨,形成矿山铜金属190万吨/年、粗铜49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铜资源控制量和矿山铜产能方面,几乎与国内相当[3]。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采矿业走出去的历史较短,企业经营能力较全球矿业巨头存在差距,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和质量上均存在不足。

从静态方面来看,一方面,我国采矿业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规模与我国对矿产能源的整体需求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以铜为例,2018年,中国自海外进口铜精矿含铜近500万吨,考虑到中国铜冶炼产能正处于提升高峰期,未来对进口铜精矿的需求至少在600万吨铜含量以上。另一方面,从中方企业通过境外直接投资获得的资产的质量来看,在全球产量前20大铜矿中,股权归属于中方的铜矿仅有邦巴斯和特罗莫克2座,表明我国对全球优质资产的掌握力度和我国对资源的需求尚不匹配。

三、我国采矿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我国采矿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该行业基本规律给行业内所有市场参与者带来的客观挑战,主要包括行业周期性波动、对技术提升的客观要求、属地化运营的复杂性;二是我国企业作为新进入者面临的竞争,主要是资产存量的后发劣势。

行业周期性波动。走出去获取资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主动增加周期性风险资产敞口的过程。从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来看,1920年以来,铜价变动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变动规律,铜价各周期波峰之间的时间跨度普遍在10年左右,且近年来逐渐呈现出波动更为剧烈的趋势。与其他大类资产进行比较,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标变动的标准差显著高于股票指数变动标准差。

技术提升的客观性要求。一方面,新发现大型世界级矿山的难度逐渐加大。据统计,近10年通过勘探发现的大型铜矿资源量的总和在1亿吨左右,远低于上一个10年5亿吨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高品位铜矿资源的优先开采,客观导致了全行业先采富后采贫的趋势。总的来看,上述两个趋势都对全球采矿行业的勘探及采选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属地化运营的复杂性。如前文所述,矿产资源所在地的民族主义等问题均对采矿行业的平稳运营产生显著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生产成本。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上述各类生产扰动导致的铜产量损失在100万吨左右,占全球铜矿的5%~10%。

四、成本领先理论视角下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要素分析

在理论层面,从成本角度对采矿业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在经济学及管理学意义上具有合理性。成本领先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0年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的。其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Objective Focus)。其中,成本领先是指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以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由于采矿业企业本身无定价权,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是业内企业的唯一选择。

在分析的有效性层面,对于一座由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形成的矿业资产来说,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不存在遗漏项”是成本计量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借助现有的采矿业成本计量体系框架,对采矿业企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基本保障这一分析的完备性。

具体来看,当前基本金属采矿行业业内公司普遍采用的生产成本计量方式是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将采矿行业从矿石开采到产成金属这一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全部成本分为三级。第一级成本为矿山作业现场产生的成本,第二级为折旧摊销,第三级为财务成本及各类间接费用等。在上述成本分析框架中,多数成本分项背后的投资决策影响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如矿石采、选、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由品位等自然资源禀赋决定,这类自然资源禀赋因素是不易被忽视的。根据这一框架,我们主要对若干尤为重要且易被忽视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级成本分项总体上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层面的生产成本,二是与安全环保及社区项目支出相关的成本,即目前受到各行业普遍关注的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类成本。值得指出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过程对上述两个因素进行考察时,需对国际通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深刻理解和恰当使用。如在资源量估算方面,澳大利亚《JORC规范》、加拿大《NI43-101规则》及南非《SAMREC规则》等准则,为我们提供了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在ESG问题方面,除项目所在国的规定之外,赤道准则及IFC标准都为我们提供了ESG问题识别与解决的工作指引与标准。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对上述规则和标准的遵守和应用,既有助于提高各方面尽调工作的质量,还能够在法律诉讼出现时增强我方的抗辩效果,同时也能够吸引全球投资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五矿旗下的五矿资源等公司已成为国际采矿及金属协会(ICMM)会员,这对于提高企业及我国采矿业的整体声誉具有显著意义。

第二级成本的重点关注对象是折旧摊销。其中,折旧金额的多少由建设资本开支总额和项目当年保有的储量共同决定。由于大型矿山建设规模大、关键节点多、预算管理复杂,对于较少参与世界级矿山建设的我国采矿业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从一个案例来看,中国五矿于2014年收购当年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邦巴斯项目后,按预算按工期完成项目建设,并以行业最快纪录推动项目达产。这一过程的主要经验是,作为对外投资的业主方新建或接手大型矿山建设项目时,项目实施计划管理、资本支出预算管理、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及重大里程碑事件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内容。在矿权溢价的摊销方面,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考量的关键因素是对交易对价和资产实际价值的判断,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逆周期投资。但实际上,逆周期投资难度大,要求企业对宏观经济及行业周期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相比之下,一个更为可行的投资决策思维是“坚守价值底线,积极但不冒进”。实际上,对于身处周期性行业的采矿业企业来说,该领域内的领先企业往往难以避免资产减值的阵痛。因此,并购决策时提高坚守价值底线,项目建设期内提高管控交付能力,对于我国采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尤为重要。

第三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财务费用。由于采矿业天然具有资本密集型特性,借助财务杠杆成为该行业投资的普遍现象。我国采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多数利用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以下从一個更为长期和宏观的视角上考察采矿业对外投资资金来源的情况。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对能矿资源的需求方面,我国与日本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尽管日本本土能矿资源极为稀缺,但日本是名副其实的矿产资源强国。对于上述成绩的取得,日本国内外学者对其原因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总的来看,在资金支持方面,在低利率宏观环境和日本政府的扶持下,日本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利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如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提供的10年期贷款年利率,曾长期保持在0.4%的水平,低利率贷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成本。

总的来看,迈克尔·波特成本领先理论认为,成本优势的来源因产业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源于一个企业所从事的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及其每一价值活动成本行为的各种结构性驱动因素,包括追求规模经济标准化、专利、专有技术、地理位置等。由于采矿业天然具备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我们需要全面遍历采矿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本,以找到成本优势。由于成本优势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过程,这进一步启示我们应重点关注前文所提到的各类投资关键因素和经验。

五、企业国际化模型视角下的采矿业企业走出去案例考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Johanson(约翰逊)为代表的北欧经济学派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或者称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Uppsala International Model)”。该理论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企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该理论将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即偶然的贸易→代理贸易→建立海外贸易机构→海外直接生产。该理论模型提出后,得到了各国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研究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逐步衍生出对该理论的诸多实证研究。如在采矿业领域,陈忱、陈涛涛等学者以中国采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验证了采矿业企业前期的国际化经验积累在后续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4]。以这一模型为理论基础,下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五矿近20年来走出去的过程进行考察,旨在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总结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

中国五矿的海外矿业开发谋划于2000年左右,此后抓住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10余年,利用自身熟悉境外矿业市场的比较优势,成功完成了多个兼并收购和矿山开发项目,搭建了海外矿业开发的平台。这一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探索期和发展期。

探索期。2005年前,中国五矿主要从事金属矿产资源进口工作。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外贸工作中,逐步加深了对国际化经营的理解,通过在全球各国广泛设立贸易代表处,获得了国际化经营的宝贵经验。2000—2005年,约发起六次境外兼并收购的尝试,但仅有一次完成交割,其余五次均未顺利完成。对照上述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长期的贸易业务使中国五矿顺利走过了前三个阶段。尽管在此期间,境外矿产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较低,但经验积累和团队塑造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2005年后,基于前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实现了多起成功收购。具有关键节点意义的事件有三件。一是2006年,以产能投资方式整体收购智利国家铜业公司15年内每年约六万吨的铜产能。这一交易模式后被国内总结为类股权投资,即所有权仅限于为期15年的产能,但没有经营管理上的控制权。二是2009年,收购了澳洲第三大矿业公司OZ核心资产,成建制接收了原有管理团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海外收购的平台公司。对照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此次收购可归属于该模型的最后一阶段。以此理论模型为标准,可认为这一交易后,中国五矿在矿业开发领域成为了实质上的国际化企业。三是2014年,收购了当年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邦巴斯项目,该大型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是对投资能力、管控能力的集中考察。

基于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上述案例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能力,都对下一个阶段具有关键的正向作用。上述案例及各行业的实证经验均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提高和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越过某一或某些阶段一蹴而就地实现国际化是鲜见的。短期来看,每一次对外投资决策的战术,受当时当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尤其对于周期性特征显著的采矿业来说,这一渐进发展的过程在短期内面临的挑战将更为复杂。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形成及国际化经营和竞争力的具备,是对一个企业投资经验积累的连续性、企业战略的长远性和企业价值观的稳定性的整体考验。从这一战略视角来看,对于我国采矿业企业来说,坚定的战略执行及持续的资源投入都为企业成为具备高度专业性的境外投资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长期基础。

(作者单位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国家商务部,统计局,外管局. 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11.

[2] 吴金希,松野丰,孙蕊.借鉴与转型——中日产业政策比较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2-40.

[3] 扬长华,何笑辉.我国铜企業“走出去”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金属报,2019(12):42-45.

[4] 陈忱,陈涛涛.经验积累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反馈——来自中国矿业企业的实证检验[J].经济经纬,2020(2):61-68.

猜你喜欢

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浅谈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基于不同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比较研究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VBA对AutoCAD二次开发在巷道断面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