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23彭蓉蓉杨琳
彭蓉蓉 杨琳
【摘 要】近年来,国家提倡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践行文化自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优秀文化,蕴含着许多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情怀,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弘扬时代精神。绘本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绘本设计师作为当代文创工作者,不仅要担起文化创新的责任,还要通过文化产品让中国文化与世界进行交流,展现中华文化风采。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创作现状与市场现状,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的发展路径,以期给绘本创作人员提供更多创作思路,提升绘本品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绘本作品,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3-0193-02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各国以及各类的绘本,满足自己的阅读欲。值得肯定的是,无论绘本出处如何,内容好的绘本都是值得一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研究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大力挖掘其文化内涵创作绘本作品,不仅有利于丰富国内文化产品,还可以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所以,为了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对自身优秀文化的研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现状
相对于传统文字阅读而言,绘本以它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形式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但相对于国外,国内出版的原创绘本相对较少,因此国家在引进国外优秀绘本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扶持国内的原创绘本出版。加上印刷行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内绘本市场的供不应求,促使更多绘画工作者对绘本进行创作,绘本市场也逐渐开始多元化起来。但在市场上,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优秀绘本作品却屈指可数。
(一)创作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选题。
一是节日风俗。以《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系列为例,其中包含《苗族万多花开四月八》《土家族晒龙炮的六月六》《傣族孔雀之乡的泼水节》等10本书,它对中国10个民族的节日来源、节日故事、节日风情习俗进行描绘,分别讲述了勇敢风趣、传奇美妙、瑰丽离奇的民俗故事。
二是神话传说。以《名家绘本中国56个少数民族神话故事典藏》为例,本书是将各民族优秀的神话故事搜集起来,以简洁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绘画大师创作的图画呈现在少儿读者面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未来,他们能借助这套书,将这些本就应该口口相传的故事再传承下去,让这些弥足珍贵的故事永远流传。
三是英雄人物。以《中国三大史诗·在那遥远的地方系列绘本》为例,其中《江格尔》《玛纳斯》和《格萨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它们都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是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四是民族服饰。以《中国少数民族绘本》为例,其中涉及孔令生先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服饰以及老中青、儿童服饰的介绍。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二)市场现状
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的销售市场调查,发现不管在实体店还是网络平台,少数民族绘本相对于其他绘本类型销售情况总体较惨淡。绘本购买的主力为3-8岁儿童的母亲,她们主要是为孩子们购入获得过全国乃至国际大奖的系列绘本故事书,其绘本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小故事,而很少选择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的绘本。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的绘制精细程度和完成效果,与市面上畅销的绘本相差不多甚至更好,但销量不高的最终原因还是价格。热销的系列绘本平均每本售价3-4元,而且优秀绘本众多。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系列绘本,平均每本售价11-12元,甚至单本售价30多元,且绘本种类和数量都较少,读者的选择有限。
在这个信息更迭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购买者更加愿意选择故事种类多样且价格便宜的绘本。对于在市面上流通数量较少,特别是优秀作品更少且价格更高的少数民族绘本,购买者一般不会选择,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原创绘本的传统文化品格,主要是通过在题材的选择与表现方式上凸显独特鲜明的中国傳统文化元素来实现的[1]。我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虽然国家有各种政策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可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渐渐淡入历史的尘埃,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更是被年轻人遗忘得很快。所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迫在眉睫。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带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文创工作者中的一员,绘本创作者应该将遗失的“瑰宝”以新的面貌呈现给大众。争当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新人,丰富少数民族原创绘本的多样性,提升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知识储备。
三、少数民族文化原创绘本的发展路径
(一)抓住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的精意和内核,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蕴藏着《花木兰》《女娲补天》等众多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以及神话传说,其中蕴含的丰富正能量元素,构成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绘本创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场景进行描绘,使读者在视觉享受中领悟绘本所表达的思想。
以根据西藏民间传说“幸福鸟”创作的绘本《寻》为例。它主要讲述的是在没有太阳的西藏,主人公明玛的弟弟和村民都染上了疾病,明玛由此踏上了寻找幸福鸟的征程。走遍了大江南北,遇到许多牛鬼蛇神的刁难,途中险些失明,但明玛终于找到了幸福鸟并将其带回西藏,西藏从此有了光明,生病的人恢复了健康。绘本意在让读者明白,寻找幸福鸟的过程就是追寻自己梦想的过程,正如我们追寻中国梦的过程,路途中必定会面临千难险阻,只有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所寻的目标前行,梦想才会实现。
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一定有它让人不能忘却的情怀,作为当代文创工作者,将这些神话传说延展成绘本,使其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可以让这份情怀随着时代的脚步继续流传下去。在中国原创绘本中,不能单纯直接的沿用,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将民族元素与时代元素相结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的原創绘本[2]。
(二)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新的建构,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任何原创绘本的创意都源自一定的文化背景,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类设计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类结合文化IP和现代潮流的原创绘本层出不穷[3]。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书典籍数不胜数,其中真理更应得以永世传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快餐文化的到来,人们每天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了解更多文化信息,有些古老经典渐渐被淹没其中。虽说当代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文化产品同样也不能忽视。就像著名青年画家叶露盈说的,“中国古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滋养创作生涯”。
《洛神赋》是叶露盈的代表作,该作品就是充分挖掘了民族文化元素,对作品进行新的建构,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该作获得了第13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插画金奖。现在已经翻译成多国语言并销往海外。在创作《洛神赋》之前,为了使绘本表达的元素与当时的时代相符,她便多次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进行临摹,揣摩在那个朝代人物的妆容、形态和服饰特征。同时,她反复阅读《洛神赋》诗词赋,理解古人所想要传达的思绪,再加以现代化的绘画技艺,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新的建构,最终创作出属于叶露盈自己的《洛神赋》。她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风、画风与现代的漫画技艺相结合,将诗词赋与绘画融为一体,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意味的绮丽世界。
以少数民族题材进行绘本创作的时候,必须对该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了解当地人们的衣、食、住、用、行,才能对故事情节添加合理的生活场景,给人物设计加入特色的服饰元素,利用名胜古迹搭建人物活动环境等。这都是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新的建构,只有基础打好了,再对其进行新的构造,才能体现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重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世界母题,超越地域与民族情感。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很多蕴含丰富情感的故事,体现着人类共有的精神世界母题,如爱、生命、亲情、友情、爱情、死亡、恐惧、思念以及体现真善美的种种事件,它们无关地域与民族差异,它们的发生就会牵动人心,引人共鸣,它们都是应该被原创绘本重视的选题。
如法国绘本作品《小王子》,被定义为0-80岁都可以看的经典绘本,它描绘了小王子是怎么样游历六个星球,以及他跟玫瑰花、狐狸之间的故事。《小王子》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把真、善、美等精神世界母题内容纳入作品中,观者看它都会产生情感共鸣,却又各有各自的感受。儿童观看,即使看不懂小王子表达的社会情绪,但随着小王子的各种游历,满足和激发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成人欣赏,看到社会中各种险恶,和自己相似的刺痛,也体味着孩童世界中的质朴与纯真,重拾生命中最宝贵却最易被忽略和忘记的真情。每个人,甚至每个人的不同阶段对《小王子》进行品读,都会产生新得思考。所以它值得被称之为绘本经典之作,值得被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反复阅读。
四、结语
当前,我国原创绘本的创作与作品成果丰硕,但能走出国门的原创绘本还较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宝藏,而绘本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绘本创作者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不断地挖掘,走出一条原创设计、突破创新的道路。总之,我国原创绘本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绘本创作者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绘本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深入观者心理,融入精神与情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原创绘本作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旭红.原创绘本的传统文化表达与创新发展路径[J].出版科学,2019,27(06):39-43.
[2]冯竹.藏传唐卡绘画风格在绘本<布达拉>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6.
[3]何家辉.新媒体语境下中国文创绘本的创意编辑研究[J].编辑学刊,2020,(0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