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培养哪些数学能力刍议

2020-11-23李明春袁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李明春 袁香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还带有幼儿的稚嫩、天真和烂漫,一切班级纪律和习惯养成都要逐步培养和建立,一切知识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对于数学初学者来讲,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应该纳入正常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这些数学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点滴渗透,日积月累,逐步形成。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数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74-02

一、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是从一张白纸认识世界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出发,教授学生如何数数。人的反应是有快有慢的,反应敏捷灵巧的学生一教就会,有些学生认识数字迟钝一点,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教会学生如何数数,教师可以以实物为例让学生数数,也可以让学生和学生进行互相练习,先数1到10,再数10至50,再数到100。可以顺数也可以倒数,计数1,2,3,4,5例如倒数5,4,3,2,1。有些同学顺数和倒数能够迅速掌握,有些同学顺数容易倒数难,教师要加强训练,要做到数数如流。会数100以内的数字,就为学习一年级的数学加减法走好了第一步。另外,小学数学复习不仅仅是学生巩固已学习知识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向新的知识水平提升的过程。大量实践也表明使用科学合理复习方法可以提高数学复习效率和质量,如使用识数的方法进行数学知识内容学习,既能够增进学生理解,又能够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进行培养,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也要对这些有效复习方法进行总结和利用,以达到引导学生自我复习效果。并且学生也能够将自己复习所得到的优秀经验应用到新知识学习当中,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培养学生模仿的能力。

学生会数数、会认识数后就要会写数。教师在电子白板或黑板给学生演示如何规范书写0∽20各数,如:0的写法、1的写法、4的写法等等,学生在练习本上要模仿老师书写。老师要求学生书写不要快,一笔一划慢慢来,但是书写要规范美观。教师和学生对书写的规范和美观可以互相点评,相互鼓励,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和学习习惯。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可以说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书写规范漂亮,学生就模仿得惟妙惟肖。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和认真纠正,学生也会严格约束自己,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综上,在小学模仿能力有效性策略探究过程中,可以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及时的对模仿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实现多种模仿技术的组合训练,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差异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模仿技能。在课堂上也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模仿训练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模仿技能,而且还应该做好模仿动作示范、典型案例讲解等一系列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积极地研究提高小学数学模仿有效性的策略,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之下,使得小学数学模仿更具色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受到新奇事物的吸引,这时教师在数学模仿授课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感受小学数学模仿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具有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另外,在小学数学模仿教学中对游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模仿技能更好掌握,并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发展。而想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就需要老师在对游戏教学应用时,从学生学习实际和课堂教学内容着手,对游戏形式、游戏内容、游戏规则等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获得愉快学习体验,学生数学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学会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直观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要从小做起。一年级的数学紧密联系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善于通过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熟悉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名称类别,观察到的相似性和事物之间的差异。学生还要进行了解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以及圆的直观认识。教师对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例如要让学生易于认识和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教具进行讲解。

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会观察,还要学会动手的能力。比如动手书写、动手绘画、动手折叠、动手演示、动手操作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课堂作业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例如数的书写、根据题目要求涂上不同的颜色、连线构图、会用计数棒进行加减法计算、会用剪刀剪出一定的图形、会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组合不同的造型等。

五、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最基本的计算就是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先学习加法运算再学习减法运算。这两种计算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后,教师要逐渐增加难度到20以内的加减法,先学习不进位的加法,再学习进位加法;先学习个位数减去个位数,再学习借位相减法。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运算规律,计算算式举一反三,简单易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导学案中设计对应课堂的检测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中对重点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时间不需要过长,以课堂内容为重点进行考查,查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检测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计划性的讲解和复习,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在随堂检测中注意题目的渐进性,题目由简到难,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真正熟练掌握并应用知识点。教师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单独进行辅导并考查学生的课堂掌握程度,以确定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成绩好的同學给予鼓励并继续保持。

六、培养学生表达描述的能力。

由于他们对识字量还达不到读题的要求,老师只能让学生看图描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在学习位置时,学生描述对象的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会描述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在描述数学算式时要弄明白是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哪个是加数哪个是和,哪个是被减数、减数和差,在学习有数学图形的题目时,要描述清楚图形中的信息,原来有几只,来了有几只,去了有几只,涂的是什么颜色,涂的颜色有几个,搞清楚是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等等。学生在读懂题目信息的前提下,还要根据题目要求或是教师的要求,提出有关于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规律性的知识问题,要引导学生去及时归纳和总结。例如在教学加减法运算时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和是多少”等字眼时,该运算一定是加法运算;如果出现“多多少”“少多少”“够吃吗”等字眼时,该运算一定是减法运算。再比如0加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任何数减去0都是这个数;整十数相减,个位的0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减;加法运算时的逢十进一和减法运算时的借位相减……诸如此类的规律很多很多,不胜枚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去寻找和总结规律,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八、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

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常常会在了解掌握题目的信息时会思考、判断,而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和“<”这三个逻辑判断符号的应用。其中“>”和“<”学生很容易混淆,很容易写错用错。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判断符号的开口方向和特点,先会写后会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两个符号的使用规律,“大于小于号,开口要记牢,开口向大数,永远变不了。”再如,在学习排序列的问题时,有这样的问题,“一排同学,小明的学生人数是左三,从右边是第四,这一排有多少个学生?”学生很容易认为有7个同学。教师可以抽取学生现场演示,让学生解答,也可以画出图示,让学生判断解答。小明用“O”表示,其他同学用“×”表示,则有××O×××,这样直观简单的图示,学生很容易判断解答上述问题,不易出错。

九、尊重学生和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不断优化了教学模式,并且对课堂教学氛围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并且教师尊重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老师用友好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并提出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尊重教师,并且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小组讨论,同时,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针对差生就采取忽视的态度,不让他们回答问题,并否定他们的学习态度。而是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很有乐趣。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才能更加有效。同时,应该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多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热情,构建高效化数学课堂。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提问,消除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恐惧感。

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当中,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所以要保证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愿意学,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花费时间去了解数学的知识内涵,最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已有知识的经验,將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新旧知识中建立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例如,五六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数学考试试卷的编制,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交换考卷进行答题。为每一个小组成员分派合作学习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在合作当中共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实践性作业,更需要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现在的孩子对家人的依赖性特别高,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逐步走向独立自主。这些措施包括自己整理床铺、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洗脸刷牙、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削铅笔、包书皮、自己整理书包、擦桌子清扫卫生等,以上这些活动,有力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易于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易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小学生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数学课堂,也要与其他课程进行紧密结合。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的体现,观点的表达。这种思维的锻炼,观点的凝练在其他课程中也同样应该得到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其他课程的知识也来源于生活,因此,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以数学为纽带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帮助小学生活学活用,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侯燕娜.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J].华夏教师. 2019(07)

[2]张乃英.小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8(07)

[3]翁银珠.浅谈“解决问题”中的估算练习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 2015(02)

[4]崔旭.在“比”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6(35)

[5]陈仕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 2016(34)

[6]肖汉元.设计简约灵动课堂 培养学生数感能力[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12)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