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

2020-1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障碍脑梗死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脑梗死患者多伴有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高[1]。脑梗死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后,饮食与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对病情的康复不利[2]。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表现出吞咽困难、流痰、唇周无力、口齿不清。若不及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患者摄入营养将受到影响,增加患者家庭负担和精神压力。有研究[3]指出,应用个性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后期康复,逐渐恢复患者吞咽功能。本文于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观察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分两组,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63.94±6.19)岁;病程1个月~7个月,平均病程为(3.85±1.33)个月。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为(63.86±5.91)岁;病程1个月~7个月,平均病程为(3.77±1.2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已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均伴有吞咽障碍;③患者无意识与精神异常;④患者依从性强;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严重消化系统疾病者。②伴肝肾功能异常者。③伴恶性肿瘤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按照临床经验分发康复训练计划,让患者定期进行肢体、吞咽等功能训练,解答患者的疑问,在患者提出请求时,积极干预指导。

1.3.2 观察组 给予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1.3.2.1 个性化训练 首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不同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难度、时间、频率以及方法不同。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应将“康复训练表”黏贴于床头,记录每日的训练情况,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以便于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计划,促进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训练内容和时间,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吞咽训练、声门训练、肌肉训练。

1.3.2.2 个性化心理干预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难以自主进食,且需长期卧床,在此期间,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如护理人员可通过鼓励、激励的方式,对抑郁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安慰、疏导的方式,对焦虑患者进行护理。通过介绍成功病例的方式,对恐惧患者进行护理,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1.3.2.3 个性化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为其制订饮食方案。进食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进食量进行控制。待患者充分下咽食物后,应避免立即再次给予其食物食用,预防呛咳。患者床旁应设置吸引装置,一旦发生误吸及呕吐等现象,需立即给予处理。让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20°,颈部前屈,提高舌骨肌张力,将喉部上抬,更容易将食物送入食道。若患者不能坐立,可取仰卧位,头部前屈,将肩部垫起,让患侧偏高,给予患者方便吞咽的食物,逐渐恢复患者吞咽能力。

1.3.2.4 个性化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文化水平,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应嘱患者在控制现有病情的基础上,加强对血糖与血压的重视。针对文化水平低者,护理人员应确保健康教育的语言简单易懂。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包括SSA吞咽功能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NIHSS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康复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SSA评分、满意度评分等)采用例数(百分比)[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治疗有效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SA、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SSA、ADL、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满意度(91.35±2.10)分、饮食护理满意度(92.34±1.18)分、健康教育满意度(96.75±1.08)分及康复训练满意度(94.15±3.34)分。对照组分别为(81.45±3.24)分、(84.57±2.39)分、(83.23±2.87)分及(85.16±4.74)分。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SSA、ADL、NIHSS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SSA、ADL、NIHSS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3 讨 论

脑梗死是常见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患者脑部发生血管破裂或堵塞,脑组织缺氧缺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发病后患者产生四肢突然无力,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中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可能引发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预后效果。个性化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病情设定的护理方案,更适合患者后期康复,改善预后效果。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更符合患者康复进程,满足患者康复速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常用护理方法是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4]。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但因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未得到重视,护理效果欠佳[5]。本文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SSA、ADL分、NIHSS分,相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但改善程度有限,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均较低,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更长,提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有效率还有待提升,患者自主进食时间还有待缩短。

个性化护理为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以患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对患者进行干预[6]。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方法的针对性,改善训练效果[7]。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助于使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得以减轻[8]。吞咽功能障碍未缓解期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9]。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经本文研究,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后,患者SSA、ADL、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显著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满意度、治疗有效率更高,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个性化护理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吕旭英等[10]在研究中,选取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样本,对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给予常规护理和实施常规护理时,患者SSA、ADL等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更佳。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减轻脑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满意度,缩短自主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应对该护理模式进行推广应用,为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障碍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