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11-23
(辽源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慢性肾炎的全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其主要的临床特点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以及血尿,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和肾萎缩[2]。慢性肾炎是导致我国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尿毒症发生的必然途径[3],同时这一疾病容易迁延不愈,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应该给予患者更加及时和有效的治疗[4]。本次试验研究随机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肾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试验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是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慢性肾炎治疗的患者,在其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46)与对照组(n=46)。试验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为(57.75±3.12)岁;病程为1.0~6.5年,平均病程为(3.13±0.42)年。对照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6.94±3.36)岁;病程为0.5~6.0年,平均病程为(3.07±0.3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首先要让患者保证低盐、低蛋白质的饮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在0.8 g/(kg·d)[5],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活性维生素D、抗感染以及利尿治疗[6]。而将此治疗方案作为基础方案,并结合具体药物治疗方法,两组治疗详情如下:
1.2.1 对照组 患者使用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50135)治疗,使用剂量为每次160 mg,每日1次,晨起时服用。治疗时间为20周。
1.2.2 试验组 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联合缬沙坦治疗,缬沙坦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阿托伐他汀每次的剂量为20 mg,每日1次,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20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8]、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7-9]。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试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信息,把统计学软件SPSS21.0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n(%)]和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的方法分别为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实现。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血压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压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压指标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其主要表现是食欲差,经过针对性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5,P=0.924)。
3 讨 论
慢性肾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我国流行病研究资料表明[10],慢性肾脏类疾病于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0.00%左右,其中有>50.00%的患者均为慢性肾炎。由此可见,及时、有效地治疗慢性肾炎有助于减少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11]。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其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降低其收缩血管的作用,减轻了肾小球内的高压状态,改善了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以及通透性,将肾小球的损伤降到了最低,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调节了机体免疫系统,达到了抗细胞凋亡以及抗感染的作用[12]。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一种,其对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减少蛋白尿的形成与排泄均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其也可以减轻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13]。在为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基础上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够达到双向抑制炎症、保护肾脏的作用,但是其具有的药效发挥机制是单纯累积还是相互协同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试验统计和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为慢性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指标,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与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