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减轻火针治疗扁平疣疼痛的效果观察*

2020-11-23马玲何丽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扁平疣火针利多卡因

马玲 何丽云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进行传染,将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良好的治疗是杜绝传染、提升患者皮肤健康深度的关键[1]。伴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临床中多使用火针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经过治疗后的临床观察可知,诸多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现象,从而不利于治疗后的康复[2]。因此为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平稳患者的机体指标,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临床中多使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方式[3]。本文将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减轻火针治疗扁平疣疼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扁平疣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扁平疣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皮肤过敏或无法使用火针治疗;(2)造血及内分泌系统的严重疾病。依据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26.5±4.9)岁;观察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为19~45岁,平均(26.9±5.1)岁。两组患者线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火针治疗,选取皮损的顶部作为中心点,并选取直径为0.5 mm的盘龙细火针作为统一用针。术前需要对火针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治疗可顺利开展。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医生坐于受试者头颈部端,将皮损区充分暴露;用左手拿酒精灯,使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将火针置于火焰的外焰,先对针体进行加热,之后对针尖进行加热,直至将火针烧成白色。左手持酒精灯略向外移,右手持针准确、快速地刺进皮损区,之后使用无菌粉刺针挤压端将囊内容物轻轻挤出,全部挤出后与破损处外喷阿米卡星液。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轻便灵活的手法,避免过重过慢,同时进针时要垂直刺入破损处;除此之外,手术过后告知患者严禁对治疗部位进行抓挠,24 h内不得沾水。

观察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火针治疗过后取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将其涂抹于治疗部位,1.5 g/10 cm2,贴敷时间约为1 h,每2 d更换1次,连续贴敷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为0~10分,分数越低,说明疼痛感越轻。(2)两组治疗后24 h的收缩压(SBP)、心率(HR)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治疗后24 h的SBP、HR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4 h的SBP与HR接近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24 h的SBP、HR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后24 h的SBP、HR比较 (±s)

组别 SBP(mm Hg) HR(次/min)对照组(n=30) 136.59±8.56 102.36±1.25观察组(n=30) 123.54±2.39 81.57±0.98 t值 8.043 71.691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扁平疣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会对皮肤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损伤,因此只有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有效地消除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的皮肤健康水平[4-5]。伴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临床中多使用火针进行治疗。火针在较大程度上集针与灸的特点于一体,其实施的主要部位为破损处。通过相关的临床随访观察可知,此种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使用火针治疗过后将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加之疾病本身也会导致患者产生疼痛,进而将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心理与疼痛反应,无法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为有效的消除上述不良情况,缓解患者的疼痛,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

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疼痛[6-7]。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主要成分包括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等成分,是一种浅表麻醉剂,其产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在于能够对神经冲动产生于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进行阻止,从而能够对神经细胞起到稳定作用,进而能够发挥良好的局部麻醉效应[8-9]。在破损皮肤或黏膜表面进行贴敷时,能够释放出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并且能快速地到达皮层与皮下层,两者能够积聚于皮层痛觉感受器与神经末梢部位,从而能够发挥良好的麻醉作用,以消除受术者疼痛感[10-12]。试验数据显示,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SBP与HR明显降低,接近于正常水平,原因在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中的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能够有效地对皮层痛觉感受器与神经末梢部位进行麻醉,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进而平稳患者的各项机体指标,最终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平稳患者的SBP与HR,使其获得良好的止痛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贴敷减轻火针治疗扁平疣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SBP与HR,可作为临床中的首选缓解疼痛的模式。但临床相关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火针治疗方式的研究,以便能够使患者获得更进一步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扁平疣火针利多卡因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治疗扁平疣单方
扁平疣外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