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一轮复习中解题能力的训练方法
——以开放性试题为例

2020-11-23甘肃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6期
关键词:示例变式物种

甘肃

历史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史实本源的查询、对观点与论题的求证、对现象与原因的辨析、对历史意义的挖掘等,是区分度最好、最能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研究潜力的题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4 就是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以历史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为主题;以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为试题情境素材;以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为作答思路;以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为试题设问角度;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试题立意方向。本文以一道开放性试题为例,探讨一轮复习中如何依托典型试题探究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思路与解题技巧。

一、精选典型例题,探究命题思路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16 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1500 —1800 年,可能有1 亿以上的人口死于这种传播,物种交换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口损失的。从18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改善是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小麦、稻米、蔗糖、苹果等从欧亚大陆来到西半球,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花生等农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物种交换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其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科的应用价值,这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此题围绕必修二的主干知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设计,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一体化的历程、成效和问题”为基础知识,突出基础性、综合性。题目素材“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涉及传染病的传播与影响,关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热点,立意新颖,突出应用性、创新性。问题“对物种交换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考查学生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运用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答卷问题,分析判断归因

学生在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后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其在答卷中提出的见解示例如表1:

表1

三、梳理答题步骤,渗透方法策略

(一)解读问题,明确答题指向

解题应从题干突破,找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明确主题——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时空定位——世界近代史;分析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提出自己的“见解”前应先理解“见解”的含义,即看法、评价。本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后,针对材料中的某一个问题(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分析、感知的基础上(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读材料,提取信息要点

表2

(三)提出见解,论证说明,答语整理

示例1:物种交换促进了全球农业结构的变动。(论证略)

示例2:物种交换对中国有重大意义。(论证略)

示例3:物种交换为人类营养改善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论证略)

示例4:物种交换是清朝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论证略)

示例5:物种交换促进了世界饮食健康的发展。(论证略)

示例6:物种交换促进了人类健康的发展。(论证略)

示例7:物种交换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论证略)

示例8:物种交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证略)

示例9:物种交换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论证略)

示例10:有序的物种交换有利于物种生态的平衡。(论证略)

示例11:在物种交换中需要预防病菌的传播。(论证略)

四、探寻变式思路,拓展思维能力

“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是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也是在备考复习中进行试题变式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将母题进行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备考效率。

【变式一】根据材料,围绕“物种传播产生的影响”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此变式改变了问题类型,将独立提出见解型变为论证他人观点型,观点来自材料,侧重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的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更全面、丰富的解释,提高其思辨能力。

示例1:16 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论证略)

示例2:从18 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改善是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论证略)

【变式二】根据材料,围绕“物种传播产生的影响”提炼一个启示,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此变式在原题基础上,将设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变为“提炼一个启示”,从材料内容与现实关系方面提问,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借鉴,有利于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示例1:物种交换促进世界的交流和发展,但也存在潜在的危险。(论证略)

示例2:病毒不分国界、种族,在物种交换的过程中,必须预防病菌、病毒的传播。(论证略)

【变式三】给这段材料加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标题,解答须有史实依据)

此变式在原题基础上,将设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变为“给这段材料加一个标题”,侧重对材料内容的关系进行提问,考查学生对试题材料涉及知识中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学生聚合思维能力的形成。

示例1:哥伦布大交换。(理由略)

示例2:物种大交换。(理由略)

【变式四】如果以物种传播产生的影响作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的小论文会有哪些关键词?为什么?(要求:列举三个关键词,解答须有史实依据)

此变式在原题基础上,将设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变为“列举论文关键词”。列举“关键词”隐藏了拟定论文提纲的环节,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梳理、整合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概括、建构、升华能力。

示例1:交换、增长、发展。(理由略)

示例2:交换、病菌、灾难。(理由略)

【变式五】根据材料,围绕“物种传播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个问题,并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要求:明确写出所提问题,解答须有史实依据,所提问题应具有思维含量)

此变式在原题基础上,将设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变为“提出一个问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后的疑惑与思考。围绕核心内容的事实真相进行提问,可思考表现、内容、措施;围绕成因进行提问,可思考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围绕价值判断进行提问,可思考性质、特点、地位、影响、作用;围绕方法规律进行提问,可思考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此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在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审题能力、对已有历史认识的审辨式思考能力外,还要在提高论述能力、规范成文能力上下工夫。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着手训练学生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地表达观点或论题,坚持用唯物史观论述、阐释、说明问题,做到观点明确,史料恰当,逻辑明晰,行文流畅。

猜你喜欢

示例变式物种
白描画禽鸟(九)
“口”字大挪移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飞吧,云宝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