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重实践,融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内外联动机制研究
2020-11-23杨兰,雷伟
杨 兰,雷 伟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1 前言
长期以来,高校公共体育课处于边缘化地位,不仅学时较少,学生参与热情普遍不高。打造科学的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教学机制,有利于在体育课堂内建立有效互联的通道,充分开发体育社团活动、课外体育实践、业余体育训练竞赛等第二体育课堂的价值。基于此,既能够形成对公共体育课的补充,也有利于打造多元的校园体育文化,也为学生强身健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开创更加宽广的渠道。
2 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联动机制的优势
长期以来,体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并不受重视,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其一,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很多学校推行精英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大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现实需求。其二,考核形式过于传统和形式化,多以体育教师主观评价为主,从客观上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1]。其三,学生较少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主要以课内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获得感。
基于此,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教学机制是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打造成一个有机联动的整体,贯彻体育教学新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新模式,是未来高校体育课改的重要方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首先,体育应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课堂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课外体育则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强化身体素质,巩固运动技能,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并促成大学生将体育视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其次,课外体育是体育课堂(课内体育)的衔接、延伸和拓展,二者有机互补,拓宽学生体育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促成终身体育观念的植入[2]。最后,课内外联动的课外体育并不等同于缺乏监管、放任的课程形式,而是在基于制度设计、成绩激励、技术创新条件下的一种充分体现大学生自主性的体育学习方式,其目的不仅在于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与立体的与体育接触的机会,更在于为学生灌输一种体育的生活理念与方式,促进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3 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联动机制的实施路径
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教学机制应该把握好一个基本点,即坚决贯彻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方针和体育教育思想,以强化体育课作为基础,以加强课外体育教学为提升手段,打造课内课外有机联动的新型体育教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达成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培育运动意识、养成运动习惯的目标。
3.1 强基础,重视课内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强基础”,就是要重视课内体育教学,将常规体育课堂打造成高校体育的坚实板块,课内教学应该坚决贯彻体育教学的有关精神和政策方针,以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为根本目标,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发展[3]。众所周知,我国很多高校仅在大一、大二阶段将体育课设定为必修课,造成很多大学生在大三、大四很少接触体育运动,这种前紧后松的体育课程模式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显得格格不入。
基于此,为夯实高校体育教学基础,高校应该积极打造具有一惯性的体育课程模式,即面向所有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阶段均将体育课设置成必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层次性。大一大二设置体育选项的基础课,以教授运动技能和提升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大三大四设置体育选项的拔高课,以强化学生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在校四年期间都能够与体育课程亲密接触,当然在学时上可以进行合理区分,比如大一阶段设置36学时体育必修课,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在大二到大四阶段设置18学时体育必修课。
教学内容上,坚持特色课加选项课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体育单项作为特色项目,比如游泳,在男生和女生中都很受欢迎,对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升也有着良好作用,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够掌握该体育单项运动技能。为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应该将某些选项设定为必考项目,比如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有“基础”的提升。
3.2 重实践,提升体育内容吸引力
打造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内外联动机制,需要创新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基于此,应进一步强化体育项目的吸引力,在保留传统体育项目基础上,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体育项目,一方面增强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一方面,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应由知识技能的习得向促成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倾斜[4]。这样,在项目设置上应体现出多元性:时尚运动项目——跆拳道、瑜伽、体育舞蹈、街舞、拉丁舞、广场舞等;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摔跤、太极、武术等;趣味体育项目——飞镖、棒垒球、攀岩、划船、体育拓展等,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同时,这些体育项目都具备一定的社会群众基础,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接轨,推动学生走出校园,打造更有实效的课外体育教学机制。
为了确保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可以探索在课程考核体系中纳入课外体育活动单元,将课外体育实践作为考核内容,并以积分形式在体育成绩中具体体现。学生通过参与校园各类体育活动、加入体育社团、参加体育俱乐部、获得裁判资格等途径获取积分并最终体现在学期总评成绩中。此举能够推动学生重视身体健康和体育实践,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课内、课外互动的良好体育实践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3 融创新,构建多元体育教学平台
如前所述,将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纳入到考评体系中,必然遇到实操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如何将其体现在最终考核成绩中,需要积极创新评价手段[5]。基于此,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记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移动数据库,数据库能够记录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实践的有关信息,既包括全体学生的概况,也包括个体学生的信息以及一些分类信息,尽量做到全面客观。整体概况应包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的占比,平均参与次数等;个体信息应包括学生参加运动的具体项目,参与形式(体育组织、自我锻炼、竞赛活动),担任角色(志愿者、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以及取得的实际成绩等;分类信息应包括学生的校区、年级、专业以及性别的区分以及各类运动项目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实际促进效果等。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的优势,利用数字化课程中心打造体育理论课的新教学平台,以在线考试形式评测学生体育理论课成绩,进一步推动体育考评方式的信息化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的体育测评手段。同时,高校可以进一步放大在线平台的功能,比如上传各种体育教学资源,打造适合于体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块,为学生课外学习体育知识、练习体育技能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通过信息技术推动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深入联动。
4 结语
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机制从实践层面为体育课内教学和体育课外锻炼提供了相互支撑与渗透的平台,在提高学生体育课内教学获得感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外体育实践活动中,最终达到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愿景。强基础、重实践,融创新三位一体策略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但要促成更加优质的课内外联动机制,仍然需要在理论高度和实践环节进一步完善,只有不断做到精细化,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