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2020-11-23施建艇王兴发
施建艇,王兴发
(1.宁波市惠贞书院,浙江 宁波 315032;2.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准预设、精准指导、精准教学,直击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 厘清教材内容,精准预设方案
教材是体育教师课前预设教学方案、解决学生学练问题指导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熟知各水平教材内容,厘清教材体系,做到精准预设教学活动方案。
1.1 熟知各水平阶段的单元教学内容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础上对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进一步落实,纲要的制定便于体育教师掌握和运用“用教材教”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更精准、更实效。
《纲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各水平段的单元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作出了详细划分,便于体育教师精准熟知各水平段的单元教材内容,为教师精准预设教学方案奠定了基础。纲要也要求体育教师要精准熟知教学内容的技术(动作)方法、练习(学习)方法、运用方法的各单元教学之间的衔接与各单元教学时数的安排原则。
以“不同形式的滚翻”单元教学为例,应先精准熟知滚翻的动作技术构成、学习滚翻动作需要学会和掌握的不同练习方法、不同运用方法和不同阶段之间各教学单元内容的衔接。如,水平一中不同方式的滚动单元教学,要熟知前后滚动、左右滚动、合作滚动等不同滚动的练习方法;水平二则在水平一各单元的教学基础上,进行“前后滚动的方法”单元和“滚翻的动作方法”单元学习,在学习并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动作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滚翻的运用方法”单元的学习。如,快速跑后接前滚翻、钻过障碍物后做一个或两个前滚翻或后滚翻动作。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熟知和掌握,为厘清各单元教材体系和预设各单元教学活动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
1.2 厘清教材体系
《纲要》提出以“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不仅能帮助教师厘清教材内容体系,还能帮助教师精准制定不同教材中各个技术动作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要求,并精准预设易犯错误及改进方案,让预设的学练指导方法更精准。纲要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各水平段的动作要求,还能熟练地从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计划,精准厘清教材内容体系。如,“不同形式的滚动”单元中的前后滚动、左右滚动的技术,先要厘清本单元要学会几种滚动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形式,如,向前滚动、向后滚动、向左滚动、向右滚动、连续滚动等动作和方法;第二单元要反复练习学过的动作方法和练习方法,不断提高前后、左右、连续滚动的速度、长度和滚动区域,并不断改进滚动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滚动的能力并发展体能;第三单元将学过的滚动动作方法和练习方法运用到比赛、生活中,也就是利用学到的滚动方法和形式顺利地连续滚动,并将滚动与快速跑、跳跃、攀爬等动作组合运用,且不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大海逃生、火海逃生、安全避险等情境,设置不同滚动速度、滚动远度与跑、跳结合,反复练习,提高动作运用能力。纲要要求教师同时制定出与各单元教学的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相对应的课时数,如“不同形式的滚动”单元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学习接受情况,技术维度设置2-4课时,体能维度设置2-3课时,运用维度设施2-4课时。
1.3 预设教学活动方案
精准预设教学活动方案是为了在学生学练技术动作出现错误时,根据预设活动方案中设计的指导方法、指导策略改进出现的错误。需要教师精读《课标》及《纲要》,根据《课标》及《纲要》的理念及要求,选用正确的学练方法、运用科学的组织形式及有效的指导策略,预设出不同教材的教学和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对出现的错误设计出指导方法和指导策略,改正出现的错误,让教学顺利进行。如,在《前滚翻动作方法》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在滚翻中出现分腿的错误,对此,在预设练习方案时运用辅助器材“硬纸板”,练习中找出容易出现分腿的学生,让他们在滚翻前将“硬纸板”夹在两腿中间,要求滚翻后“硬纸板”不能掉下来,避免出现分腿的易犯错误;练习中有不低头含胸、团身不紧的学生,让其下颌夹“硬纸板”完成低头含胸团身紧(下颌夹纸板时提醒学生在完成前滚翻后纸板可以掉下来)。只有这样精准的预设才能达成有效指导。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查阅与《课标》和《纲要》相匹配教材内容的相关资料,做到精准预设教学方案,让教学更顺畅和高效。
2 规范示范,精准指导
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精准的教学指导是对学生最直接、最实用的传授基本知识、动作技术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规范示范包括示范的正确、清晰和多样;精准指导包括直观指导、恰当指导和对比指导。
2.1 正确示范,直观指导
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先用正确的动作进行示范,让学生先形成正确完整的动作表象,在此基础上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直接指导,指出练习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改进方法,让指导直奔主题。如,《后滚翻的动作方法》教学中,教师第1次示范时,让学生看后倒推手的动作,练习过程中如果后倒推手不正确或推手不积极,直接指出并指导推手练习;第2次示范时,让学生看推手后的空中腿的姿态,示范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看示范动作中的推手动作、双腿空中姿态动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示范感受动作并快速突破动作的重难点。
2.2 清晰示范,恰当指导
教师或学生做示范动作时不仅要把正确的动作展示出来,还要让所有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完整的动作示范,在示范时要对示范面、示范角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练习中如果出现共性问题,就需要集中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示范,示范时让所有学生都清晰地知道错误出在什么地方,并给出改进的方法和手段;如果练习中只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就采用小区域小范围的示范和指导。清晰示范,恰当指导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示范面。一般来说,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示范面呈扇形比较有效;球类、田径教学示范采用横队示范较好;滚动教材的教学在中间示范效果最佳……这样既能让学生看清动作,同时有面对面的指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
2.3 多样示范,对比指导
教师在示范指导时,要对易犯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归类,设计出多样的示范与对比指导方法,再根据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分解示范、完整示范、对比示范、学生示范、观看视频或者挂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之间的区别。对比指导就是在指导过程中用正确的示范动作和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对比,找到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问题给出改进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用给出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练习,把存在的问题解决。
3 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精准实施教学
体育教师对动作技术有深刻理解,才能知道不同难度的动作技术所需要的教与学的方法,并围绕动作技术的重点与难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精准实施教学。
3.1 运用游戏教学法指导学生练习
游戏和比赛是体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如果游戏和比赛选择或运用不当,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如,《不同形式的滚动练习方法》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前后滚过呼啦圈、左右滚过横垫子的小游戏。学生把呼啦圈立起来放置在垫子上,用自己喜欢的滚动方法和形式快速滚过呼啦圈,再用自己喜欢的左右滚动方法连续滚过小垫子,看哪一组的速度快。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教师在练习中不时指导学生左右滚动双手护住头部、过呼啦圈时团身,这样的教学既富有趣味性,又针对性地解决左右滚动需保护好头部、前后滚动需团身紧的动作重点。
3.2 运用直观教学法解决重难点
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很直接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有经验的教师会自制教学器材,一方面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针对性强;另一方面因别出心裁让学生人耳目一新,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前滚翻的动作方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把自制的两个“小手印”张贴在小垫子上,让学生蹲撑时双手按在小手印上,解决双手撑垫的位置,直观有效地解决了前滚翻蹲撑时双手位置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