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周年华诞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
——农村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性实证研究

2020-11-23夏晨阳董丽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项目农村居民

夏晨阳,董丽波

1 “健康中国”战略理念及提出背景

1.1 理念要意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1.2 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达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人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2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体育运动项目,其内在更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运动特征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向外传递出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从而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成果。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同时更加需要守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将传统的民族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融合,这样成果才能更加显著,也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能够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更加多元化,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更好的充实,从而促进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3 农村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分析

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民族传统体育更是兼具了文化传承功能。据调查,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赛龙舟等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日常普及率和开展情况较差,仅在过年和民族重要节日进行,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主动接触了解这些项目。但随着我国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也主动参与到了体育锻炼中去,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休闲和球类运动,整体的锻炼时长和频率还是较低。农村群众目前对于本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了解较少、参与程度较低等特点,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体育项目对于强健体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4 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因分析

4.1 自身发展的式微

目前关于加强体育锻炼的风气正盛,无论是社会各级组织还是媒体都加强了对与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提倡的重点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和保护有所忽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设备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相关专业的服装和设备才能进行,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首先,过年过节期间表演的服装设备等是反复使用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其次,农村传统体育项目需要足够的人员来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如舞龙、舞狮项目需要至少五个人来进行长时间训练来熟悉动作和培养默契,踩高跷更是需要参与者具备较高的运动水平才能够顺利完成表演。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因为庄稼或自家琐事往往无暇顾及,一年中可供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几乎没有,因此也导致参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人越来越少的现状;第三,由于社会各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忽视,目前组织宣传体育运动项目更多是带有竞赛性质的,而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因缺少竞技性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4.2 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农村居民对于传统体育运动关注程度不高,这说明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农村居民对于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态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此类体育运动从来增强体质的积极性。针对该现状,应该大力普及身体健康对于个人发展和未来生活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以此氛围来促进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此外,随着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化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相关的综艺节目或是访谈节目中有关农村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居民对于这些运动项目产生重视,一些新闻类的报道也会让他们意识到传承民族运动项目、增强自身体质的重要性,对他们主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优化饮食结构、保持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3 健康观念和锻炼意识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农村居民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身体健康与日常锻炼十分重要,而大概五分之三的人认为平时的健康锻炼可有可无。因此,提高农村居民对于自身身体状态和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倡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参与体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体育健身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在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年轻人追逐潮流,无论是消费活动还是健身运动偏好都向大城市靠拢,从而轻视了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而中老年群体思维较为封闭,很难主动接受新的观念,认为农村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在过年过节期间带有表演性质的娱乐活动,并没有什么健身的功能与价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这些体育项目。以上诸多因素证明目前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观念和锻炼意识比较淡薄,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不够强烈,尤其是较为繁琐的传统民族体育运动。

4.4 农村体育设施、场地和经费的影响

农村居民参与到农村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首要的前提是拥有标准的场地、足够的运动器材和充足的经费,这些因素是基础保障。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相关器材和设施还没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对于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导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影响到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而缺少设施以满足需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经费不足,缺乏投入,导致相关体育设施的更新维护达不到相应需求。随着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农村居民对于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日益增加,设备的缺乏会使得他们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间接导致了农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发展出现障碍。

4.5 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缺乏关注,相关专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况且大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训练也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教学和指导。从这个角度来看,缺乏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非专业人士教学使得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参与者也难以在效率较低的教学中充分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和习惯。

5 提升农村居民的民族传统体育参与度对策分析

5.1 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和民族体育运动专业人士应加大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帮助农村居民了解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知识,从而培养他们通过农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的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和更加广阔的平台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专业知识问答、讲座和周期性的比赛等方式,鼓励农村居民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宣传方面,积极组织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和比赛。农村居民的日常娱乐活动比较单一,农村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在过年过节期间才会集中进行,这样的频率很难保持农村居民热情度和关注度。当地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居民普及农村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监督,按时完成成果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并且及时组织进行监督和整改。如果可以按季度、半年度来举行相关的表演和比赛,再由专门的负责单位来组织人员进行训练,在农村社会关系连接较为紧密的团体中就会形成很好的传播效果,进而使用该运动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同时,要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重要关联,培养农村居民的锻炼意识,帮助农村居民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并指导他们平时科学的营养摄入以及体育参与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

5.2 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满足农村居民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时的关键性运动需求,同时在保证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不被打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相关的训练和表演。其次,管理层面要重视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和发展情况,加大农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引进,配置充足的师资力量,并且落实提升专业人才的待遇需求,敦促他们更好地进行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指导,从而培养出更多本土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最后,将农村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纳入到管理的综合评价系统中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对于运动项目保护传承的重视程度,对于管理者来说,在提高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率并促进其发展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加大重视程度还应该体现在专门的款项方面,如果想要大力发展农村传统民族体育,需要各方面的管理人员进行协调管理,从而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保证资金的申请以及管理运用。

各方应该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帮助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科学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惯。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必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村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度和普及度,从而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历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育项目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成语魔方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