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11-23陈晓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乡风宜居小镇

陈晓娟

1 体育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国有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申报成功。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是一种新型的体育产业,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且集休闲运动、体育旅游、健康养老、生态文明等多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在体育特色小镇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体育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便紧密的结合起来。体育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又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本文试图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挖掘体育特色小镇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创新策略,以期有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2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体育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搭建了新的平台。在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上,通过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自身要求特点,让体育特色产业聚集在一起,并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在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上,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作为一种环保绿色的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小,有效的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上,通过体育特色小镇带来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带来先进的文化理念,提升当地的文化素养,促进乡风发展;在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上,通过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加强了管理制度、组织制度,提升了人们公平公正的意识,助力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在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上,通过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参与度提高,能够高效的参与工作,减少医疗支出,提升生活幸福感。

3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3.1 充分挖掘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打造具有当地优势的体育小镇

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首先体育特色小镇自身的发展要落到实处。管理组织者应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当地的优势,如区位、资源、政策、文化优势等,因地制宜的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规划和打造,对以往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要及时整改。在开发的过程中坚持立足当地的实际水平,对当地的产业、人文、生态基础等进行权衡,制定出可操作性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组织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资金等的力度支持,并为其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指南,对其进行科学指导;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吸引各地人才投入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体育小镇。

3.2 结合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制定特定的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3.2.1 结合农业的发展需求,促进产业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产业兴旺是重点。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要紧密结合乡村产业兴旺的具体要求,形成辐射圈效应,带动乡村产业的振兴。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通过发展其特色的体育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较小,不比工厂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大,因此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能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环保的有益环境,为促进农业兴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做大宣传,发展体育旅游,承办体育赛事和体育培训等吸引外地人员参与到其中,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通讯业、交通业等,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产品的需求,给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来了便利,不但减少了销售时间,还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规划中,要注重结合农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3.2.2 结合生态宜居的目标,促进生态振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产业,促进乡村天碧水蓝天的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密切结合生态宜居的目标,形成一套有益于生态宜居的发展模式,带动乡村生态振兴。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特色小镇发展的需求,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一个环保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政府的支持,各人才的青睐、以及世界各地游客的观光,这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规划中,要结合生态宜居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3.2.3 结合乡风文明的目标,促进文化振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剔除农村落后低俗的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活力。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政策,使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增强民众体育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吸引民众自觉投入到体育健身运动中来,增加集体活动的时间,培养公平公正、顽强拼搏的意识,减少农村民众业余打牌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改善乡风文明。同时,通过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把农村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其中,弘扬乡村文化积淀,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3.2.4 结合治理有效的目标,促进组织振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管理基层工作,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协同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参与,使得乡村治理焕发新的活力。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促进治理有效的具体措施。一方面要把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制度、规划让当地基层、民众悉知,增强法治意识,自觉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一些体育赛事、体育培训等宣传体育运动的组织性、规则性,在乡村形成一股遵守法治的健康风气,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3.2.5 结合生活富裕的目标,促进共同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为民众增收创益。要关注民众的现实利益问题,使得民众生活宽裕,幸福感提升。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目标,制定具体的有效措施,在为民众增收创收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特色小镇的发展,吸引大量的人群,促进消费,增加民众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机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薪资增长,同时减少生病看病的医疗支出,二者有效结合,共同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乡村发展的高度重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政策、体育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应积极发挥特色优势,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紧密结合,制定与乡村振兴相融洽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内在价值。同时,乡村也应抓住发展契机,积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努力融合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化动能,推进乡村向前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猜你喜欢

乡风宜居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使命·境遇·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学校德育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CK小镇”的美好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新时代全民健身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