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2020-11-23江冰
文/江冰
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梦也将在我们不懈努力追求中一步步得以实现。然而,我们的发展从未一帆风顺,危机从未缺席,既有自然产生的危机也有人为制造的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危害。能否有效地应对与解决危机,是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巨大考验,关系着国家社会的稳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1]。在解决这些危机中,无论是工程技术手段的介入还是人文层面的介入,说到底都是人在其中发挥决定作用。应对新冠肺炎这类重大疫情时,绝不是指疫情来了之后的应对,而应是全天候、全方位地应对疫情。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此,研究在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保证社会秩序、安全和稳定的作用是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场[2]。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重大疫情应对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的价值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其不仅依赖于主体和客体,而且受制于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历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源自课题、决定于主体,形成于发展和社会实践中。重大疫情的发生不仅会给对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带来致命打击,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严重影响[3]。重大疫情作为危机事件的一种,应对时必须符合危机管理体系的要求。因此,对于重大疫情的应对无论是在疫情潜伏期、爆发期、还是善后处置期都是由“硬措施”与“软措施”两个部分构成。“硬措施”如警察、法院、监狱等,“软措施”指软性的调控手段,它依靠社会舆论、思想教育、社会心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危机管理体系中的软措施。科学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维护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4]。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使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以升华,成为进一步凝聚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与精神力量。因此,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疫情应对中的特殊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疫情应对的价值所在[5]。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论述,但应对重大疫情这样比较特殊的场域,其功能有着独特的功能取向设定,如预警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救治功能。我们必须对这些功能进行有效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搭建起能充分融入疫情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应对疫情[6]。事实也证明了处理包括重大疫情在内的危机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处理手段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预警功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大疫情的防御不应是等到疫情发生了才开始,防患于未然才是应有的节奏。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在这个阶段上的有效运用,能促使思想上的重视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的预防,从而在疫情还未发生时就做好应对的基本准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主要由预测与警示两个方面构成[7]。
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功能是对已知发生过的案例或是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分析和判断,再结合现有条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状况或危机作出设想,同时,为合理设计基本的应对思路预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路径,这是应对重大疫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的重要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功能发挥不仅仅是在疫情发生之前,还可在疫情发生以及事后的阶段上,始终贯穿于整个疫情防御系统之中,不同的是在疫情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预测,从而影响疫情不同阶段的应对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警示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存在的错误思想道德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进行警示,并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其扭转成符合社会发展乃至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确思想。作为重大危机的一种模式,重大疫情一旦发生,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平息,必须提醒人们尽可能予以关注与警觉。思想政治教育警示功能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上促进人们形成危机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适的途径与方式认识疫情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与危险,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重大疫情,达到预防和控制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目前,人们的整体危机意识还不够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警示功能还未得到进一步强调与重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这方面的教育理念还有待提升。
(二)稳定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功能主要体现为导向、协调等几个方面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符合个人和社会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传递给广大的人们,纠正思想和行为的偏向[8]。导向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在预测基础上树立应对疫情的意识、信心与决心;疫情发生时,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传统意义上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由于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使人们心理和思想上产生严重的威胁,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混乱的社会秩序对于应对疫情是极为不利的。社会稳定关系着应对重大疫情成功与否,而社会的稳定是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形态等,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思想的稳定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平衡作用。思想稳定才会促进社会稳定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发挥“沉着应战、妥善处理、积极疏导、促进稳定”等其他方面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发生时,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教育性交往”特质,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在认知自己社会角色、能力的基础上准确地对自己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做出判断,从而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当然这并不等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必须是在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各部门、各社会力量协调统筹发挥作用,避免出现单纯依靠政府的传统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减少矛盾,提高应对成效。这样齐心协力、上下同心的应对模式是打赢疫情的最佳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其间发挥的协调功能正是开启该模式的金钥匙。
(三)治愈功能
应对重大疫情,思想政治教育的治愈功能主要包括激励、心理干预以及升华等功能。疫情的发生总是让人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只有勇于面对、迎难而上,才能捍卫我们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是克服困难和危险的最好手段和动力源泉,通过激励可以提升所有人员应对疫情的勇气与决心。疫情发生时也许思想政治教育未必能使疫情得以转危为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心理危机干预功能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所带来的伤害,特别是在化解矛盾冲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优势。疫情的发生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冲击使人们的心理出现各种不确定,疫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导致心理承受力的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心理状态处于相对低迷的混乱状态,这时整体的社会心理救助无疑显得格外迫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干预功能在这个阶段上不仅可以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疏导,还可通过科学的信息筛选,发布正能量的信息与疫情治理进展,达到释缓人们的紧张情绪,帮助人们尽量维持疫情发生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目的。疫情过后,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帮助人们战胜心理恐惧和孤独绝望等负面情绪,勇敢地面对生活。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在与疫情作斗争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些精神也必然会成为推动我们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而这些精神的拥有又将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方向,在实现这些精神的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功能就发挥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可以使我们对这些精神的提炼与升华更为准确,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
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无论是疫情潜伏期还是疫情暴发期抑或是疫情结束善后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都必须是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最高准则,以维护人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拥有者的认可与尊重,在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准则之下,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重大疫情中功能发挥的程度。就提升人们危机意识、增强危机防范的责任感而言,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时,须从人的认知规律、人的需要出发,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以往与疫情相关的信息,进行危机意识理论教育或危机场景的体验设计,这样才有利于帮助人们对危机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进而具备高度的危机认知意识,而对于重大疫情的危机认知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与场景体验中得以深入人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提升人们战胜疫情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至关重要。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治愈功能时,为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从人对政府执行力信任感、认可度的提升出发。时刻紧紧抓住人们应对疫情的心理状况,盯牢人们的心态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强化与夯实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与力度,在科学准确地筛选出抗疫现状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疫情作出真实的、客观的信息披露,实时追踪舆情状况,权威辟谣,让群众了解抗疫的进展,开展相应的人文关怀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人们克服疫情发生带来的恐慌心理,从而勇敢面对疫情。当然这里体现以人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对象不应只针对受灾群众,还应包括抗疫人员。抗疫人员作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面对疫情他们不仅要承受克服自己对疫情的恐慌心理,还要担负起帮助群众、救助群众的责任,加之疫情的发生往往都不是我们可预料和熟悉的,其中的未知太多,抗疫人员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去探知这些领域并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而这一切堆积起来的压力与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对这些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和人文关怀也必须及时地跟进。比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生活起居上给予最佳的保障,精神上予以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释缓因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保证他们最佳工作状态的持续,战胜疫情,最终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二)责任明晰,与时俱进
虽然疫情的发生必定会对原有的社会运行节奏产生影响,社会原有的运行节奏也将失去平衡,甚至一度陷入混乱,但是如果我们遵循责任明晰、与时俱进的原则,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摆脱被动的状态,最终赢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恢复生活的平静。重大疫情属于危机中的一种类型,因此,危机管理的整体体系同样适用于它,目前,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大致由“一案三制”组成。“一案”就是应急管理预案,“三制”就是应急法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机制。责任明晰的原则要求在这个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在疫情应对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比如在疫情管理预案设计上要在应对疫情各个阶段设置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以保证无论是疫情发生前还是疫情发生与结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均能发挥作用。在应急法制方面则是要在订立的各种法案中以法律的方式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疫情时的权威性,确保激励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在应急机制上则更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设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明确其责任地位,才能有利于在疫情发生前预警教育开展适度,事发时迅速协调各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宣传教育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疫情过后能够较好地帮助人们恢复对国家社会的安全感、信任度,重振生活信心,投入到工作建设当中。同时,应对重大疫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优化教育模式,以求事半功倍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比如利用网络信息化,提升危机教育与危机场景设计的仿真度,强化危机危害度,进而提升人们的危机意识形成的紧迫感;又如利用网络大数据的便捷,快速收集相关信息,合理分析整合进而快速准确地对疫情进展以及救治情况进行报道,阻断一切可能影响疫情防控的谣言传播,保证疫情应对的顺利开展,这些都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应对重大疫情中展现其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