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困境与治理路径

2020-11-23周书刚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兴农战略土地

文/周书刚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规划了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十大发展路径,通过农业发展、绿色发展、农村文化、民生保障、精准脱贫、科技保障、人才保证等发展乡村经济。

当前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挖掘农业、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建设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目标[1]。

一、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例如建立农业合作社、农机补贴政策、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等,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乡村农业、文化、经济发展形态,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

(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由于我国很多乡村基础和公共设施比较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先进农业种植、农机机械等技术指导,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面向的就是农村发展问题,从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生态治理等方面入手,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3]。

二、当前乡村振兴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一)土地流转制度推广不畅,尚未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由于以往乡村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暴,造成了一定的生态问题,虽然我国相继推出了退耕还林、土地流转等政策,但是土地流转工作在实际推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4]。例如,土地流转费用高、土地租金上涨、一些农民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选择自行耕种,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方法的指导,种地收入不太理想。

此外,很多乡村土地流转以自发流转为主,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例如,很多农村都是选择中短期土地租赁,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合作社、集体流转等政策难以实施,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二)乡村社保体制不太完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乡村的大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要担负耕种、养育孙辈的重担,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热议的问题。虽然我国农村普遍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但是很多乡村社保机制较不完善,政策难以实施,例如部分乡村社保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下乡推广新农合、养老保险机制不太理想;合作医疗报销程度复杂,很多农村老人难以完成报销,这些国家利好政策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5]。

(三)科技兴农推广不顺,乡村文化建设缓慢

为了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提出了科技兴农、精准扶贫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农机补贴政策,扶持农民购买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开设乡村科技展,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根据各地气候、土质等,制定精准扶贫计划,推广农村土特产,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等。但是由于农村缺乏专业农林技术人员,对农林机械设备的指导不够,很多农民并没有掌握机械使用和科学种植方法等。此外,乡村文化建设缓慢,文化站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忽略了乡村图书馆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不理想[6]。

三、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困境治理策略

(一)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政府要根据当地土地数量、主要农作物类型等合理制定土地流转规定,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例如,政府可以协助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对流转土地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当地气候、土壤质量等选定适宜农作物进行种植,提升农村产业化经营效益。

此外,政府还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公布和更新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对土地用途的监管。农村基层政府要积极推广农业合作社、集体种植等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例如,我国山东寿光的集体蔬菜种植模式,结合寿光当地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组织农民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民经济收入[7]。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保制度,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各地政府要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投资,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理念,加大对基础民生设施的投资。例如,各地政府要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做好下乡推广,为农民宣传新型医疗政策,让每一个农民都可以参与到合作医疗中,让农村老百姓都看得起病,感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关怀。此外,各地政府要加大对基础医疗制度的改善,例如,对新农合医疗报销制度的简化和监督,让农民可以对新农合医疗报销标准一目了然,让农民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新农合医疗,确保医保报销金额可以及时返还给农民,让更多农民可以享受到新农合医疗制度的补贴,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此外,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制度,例如,国家对六十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提供基本养老金、对孤寡老人提供生活补助等,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加强农村老年人的普查,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金,让这一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覆盖更广的老年群体。

(三)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坚定绿色发展理念

各地政府将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并以当地农业发展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旅游观光等产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农村缺乏专业农业人才,传统种植模式比较粗暴,滥用化肥、杀虫剂等化学原料,对土壤、水源等造成了一定污染,加之一些农民过度开垦荒地,对耕地、植被等造成了破坏。

政府可以选拔优秀农业人才下乡指导,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类型等选择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指导农民温室种植蔬菜,获取菌类培育等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提升农民收入。此外,各地农业局要定期深入果园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果农对果树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真正让农民做到科学种植,提升林果产品质量,实现无公害、绿色种植,打造良好的品牌,提升农村果品销量。近年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成为了热门休闲度假方式,原生态的农村环境、特色农家乐、绿色蔬菜、水果等对城市人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各地可以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制定农村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链,深度挖掘农村旅游文化资源,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民俗文化,吸引更多优质青年返回家乡,提升农村人才储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开展群众文艺活动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后续工作中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精神世界的满足,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例如各地政府要重视基层文化馆的建设,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民俗艺术等,组织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展现新时期中国农民的风采。例如文化馆可以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各个村镇设立图书馆,为农民准备一些蔬菜种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农家院经营等方面的书籍,为农民朋友带去最为紧缺的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此外,文化馆还可以以电影播放的形式,播放一些由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纪录片等,让农民群众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生活。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实现“中国梦”建设步伐而制定的伟大战略。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计划,完善农村养老和医疗制度,重视乡村文化和生态建设,实现产业化经营,提升科技兴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让农民的“钱袋子”、精神世界都可以富裕起来。

猜你喜欢

科技兴农战略土地
董敏芳: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爱这土地
科技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战略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战略
石门:科技兴农打出“特色牌”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