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一战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2020-11-23王利敏
文/王利敏
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惠及我国14亿人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规划的一张宏伟蓝图。统一战线不仅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文章分析了统一战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作用。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与统一战线的历史特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它表达了人们渴望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国普通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社会[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的描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全面”。全面小康社会所涵盖的内容、覆盖的人群数量和地域都是全面的。党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更是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
(二)统一战线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2]。大革命时期,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迅速登上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革命力量,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全国人民获得解放(除台湾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统一战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统一战线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增添力量和担负光荣政治使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紧要关头,要牢牢把握住工作中心内容和奋斗方向,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一)围绕经济建设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着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其次,统一战线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全面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个前提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法实现。统一战线必须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减少阻力、增强凝聚力,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统一战线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劲助力。统一战线能够联系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着海内外各界的经济人士,比如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优势。
(二)围绕政治建设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
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程度不断提高,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民主制度更加完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征和优势,统一战线要发挥其优势,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形式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统一战线能够尽其所能激发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意识,提高人民群众使用民主权利的水平,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政治生活营造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当前,统一战线不断扩大民主渠道,鼓励和扩大社会各界人士、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治生活,更广泛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和汇聚民智,为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统一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作出了系统部署。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习总书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三)围绕文化建设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一是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汇集了大量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显著优势。二是统一战线包括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士,他们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统一战线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引领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中,统一战线能够鼓舞、激励和动员其广大成员积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丰富性,提升我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四)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
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是执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特征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都能够得以和平化解;各种社会利益都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共处,社会能够得以持续和良性运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统一战线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能够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一是发挥统一战线广泛团结,广聚人心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必须依靠党的团结;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团结;必须依靠全民族的团结。“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统一战线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层多方面的力量联盟,把他们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上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二是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能够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社会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增多,尤其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统一战线能够联系各党派、各民族、各方面成员,通过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和协调关系,有效地消除和减少不稳定的因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个稳定的局面。三是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一战线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把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理论,宣传到和渗透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
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一部分,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优势,一是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要弘扬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倡拒绝奢华和浪费,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以实际行动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率,做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者和引领者。二是要推行生产技术革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优势,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要引入先进生态技术。积极发挥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优势,将海外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先进的生态科学技术引进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动力。